[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任务的GPU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32908.8 | 申请日: | 2021-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5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喻鑫;张李秋;刘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北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T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任务 gpu 资源 优化 配置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任务的GPU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将部分2D渲染任务迁移至端侧完成,充分利用了端侧的GPU资源,减轻了服务器端的压力,同时服务器端释放出来的计算能力可以用来完成更多更重要的任务;2D渲染任务相关的OpenGL ES指令不用转换成OpenGL指令,且指令本身数据量远远小于渲染后图像数据量,减少了所需的网络带宽,也缩短了延时时间;通过指令生成的图像没有经过压缩,显示质量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云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任务的GPU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云端计算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业务和服务加速迁移到云端,当云端服务器和移动端系统相互结合在一起时,就诞生了“移动云手机”的概念。移动云手机上计算和存储都在云端进行,利用服务器和移动网络,在云端模拟安卓原生系统,不依赖端侧设备的性能和存储空间,也就是说摆脱了端侧设备的束缚,拥有了服务器级的强劲算力。但是这一切都需要网络作为中介介质,因此移动云手机的瓶颈在于网络质量,从时延上看,以5G为例,5G网络理论上手机与基站之间会有1ms时延,这其中不包括核心网及互联网等网络节点的双向延迟时间,在目前最为常规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场景下,5G用户的单向时延为4ms,而在日常体验中,时延在10ms-20ms之间的情况则较为普遍。这些还没有考虑网络出现波动以及云端计算的延时等情况。从网络传输速率来看,国内5G最高下行速率一般为300Mbps ~1.0Gbps,无压缩的720P画面一秒钟传输的数据量大约是1280*720*8*3*60=1.33GB,速率是10.64Gbps。单纯依靠网络会出现下行速率不够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显示图像必须经过压缩,压缩不仅会带来延时,在画质等方面也会有影响。
为了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申请号CN201910975162.X的专利“一种云手机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公开了一种云手机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根据截图线程获取framebuffer可读状态的视频帧数据,并将视频帧数据拷贝到预设的视频帧堆中;将视频帧堆推入视频帧队列,并通过管道发送通知消息至压码线程;压码线程接收到通知消息后,从视频帧队列中取出预设的视频帧堆对应的视频帧数据,并根据编码器对视频帧数据进行编码,生成待传输视频数据;将预设的视频帧堆返还到视频帧队列中。这种方法通过双线程对数据进行数据传输处理,在优先降低处理时间的同时,优化系统的内存空间,从而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上述方法采用的是视频帧的方法,是目前移动云手机普遍采用的一种解决方法,假设设置屏幕分辨率为1280*720,那么在像素深度为4个字节的情况下,一个数据帧是3.5MB,用户常规操作起码每秒是20帧,视频游戏需要每秒至少60帧保障,这无疑需要非常大的网络带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任务的GPU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将部分2D渲染任务迁移至端侧完成,充分利用端侧的GPU资源,减轻服务器端的压力。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向任务的GPU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容器中的监听器捕获到OpenGL ES指令;
步骤2:判断当前OpenGL ES指令是否是2D渲染相关指令,若是,跳转到步骤3;若不是,跳转到步骤6;
步骤3:将指令发送至客户端,在客户端进行渲染;
步骤4:服务器端同时进行指令渲染,获得指令返回值;
步骤5:从返回值中解析出下一条OpenGL ES指令的参数,生成下一条OpenGL ES指令,跳转至步骤2;
步骤6:将OpenGL ES指令转换成OpenGL指令,在服务器端进行渲染,生成图像数据;
步骤7:图像数据传回容器,在容器中根据协议编码生成视频帧;
步骤8:视频帧发送至客户端,解码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北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北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29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