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异性喷丝板制备涤纶热熔丝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32213.X | 申请日: | 202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耀;王银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沃凯丝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253 | 分类号: | D01D5/253;D01D5/096;D01D5/12;D01D5/088;D01D10/02;D01F8/14;D01F11/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卓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0 | 代理人: | 陈雪梅 |
地址: | 36221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异性 喷丝板 制备 涤纶 热熔丝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涤纶热熔丝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异性喷丝板制备涤纶热熔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加热熔融,将PBT干切片和PET干切片分别输入至两个不同的纺丝螺杆挤出机进行加热熔融;S2:形成溶体,将S1中的熔融混合物,计量、过滤后进入两个不同的纺丝箱体、两只计量泵、两个纺丝组件形成熔体;S3:挤出,将溶体分别从两块异性喷丝板微孔中挤出;S4:冷却。本发明通过浸渍后的产品能够有效的降低原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分子间作用力,从而达到降低熔点的效果,能够改善纤维的结晶性能,上段采用弱酸性吹风,能够中和上段吹风中的碱性物质,并且再次促进长丝的凝固结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热熔丝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异性喷丝板制备涤纶热熔丝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熔纤维是低熔点、熔融后具有较好的粘结性的纤维,主要有聚烯烃类、共聚酰胺类、共聚酯类和低熔点复合纤维四种。聚烯烃类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常用的有聚丙烯、聚乙烯等,存在熔点低、受热收缩不均、手感硬板等缺点,多用于一般非织造织物的粘合。
热熔丝分为涤纶热熔丝和锦纶热熔丝两种,可通过调整原料特性,将熔点控制在85℃至180℃之间。在常温状态下,将热熔丝与其它纤维织造成织物,然后在干热或湿热状态下,对织物施加压力,当温度高于热熔丝熔点时,热熔丝逐渐熔融。而在此温度下,常规的其它纤维保持不变,从而被热熔丝粘合在一起,现有的涤纶热熔丝弹性一般,而且凝固结晶率不高,水分蒸发率差,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异性喷丝板制备涤纶热熔丝的方法,主要为解决现有的涤纶热熔丝弹性一般,而且凝固结晶率不高,水分蒸发率差,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异性喷丝板制备涤纶热熔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加热熔融,将PBT干切片和PET干切片分别输入至两个不同的纺丝螺杆挤出机进行加热熔融;
S2:形成溶体,将S1中的熔融混合物,计量、过滤后进入两个不同的纺丝箱体、两只计量泵、两个纺丝组件形成熔体;
S3:挤出,将溶体分别从两块异性喷丝板微孔中挤出;
S4:冷却,熔体经冷却装置进行吹风冷却固化形成两束丝;
S5:制备改性液,把对苯二甲酸、乙二醇、α-丙二醇加入到反应釜中,再加入γ-羟基酸和乙二醇锑,进行酯化再进行缩聚,得到聚合物,对聚合物再进行熔融,得到初液,再向初液中添加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S6:浸渍烘干,把S4中制备的两束丝放入S5中制备的混合液中浸渍,10-30min,然后烘干;
S7:定型,将烘干后的纤维依次进行油嘴上油、拉伸定形、加网格后卷绕成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PBT的熔融温度为270℃,特性粘度为1.20dl/g,PET的熔融温度为280℃,特性粘度为0.50dl/g。
进一步的,所述S3中PBT的异形喷丝板微孔形状为内圆直径为130um,外圆直径为145um,锯齿之间的夹角为1°的圆形锯齿,PET的异形喷丝板微孔形状为内圆直径为155um,外圆直径为155um,锯齿之间的夹角为3°的圆形锯齿。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4中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风道,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风通道吹酸性冷却风,下部分风通道吹碱性性冷却风。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中冷却时吹风温度为20℃-30℃、侧吹风湿度为70%-80%、侧吹风速度为0.2-0.5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沃凯丝化纤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沃凯丝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22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