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牛蒡叶中提取的具有抗炎活性的新化合物NBY-16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131683.4 | 申请日: | 2021-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代丽萍;刘雅琳;龚曼;张玲霞;梁韩晶;冯庆梅;吕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307/92 | 分类号: | C07D307/92;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蒡 提取 具有 活性 化合物 nby 16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从牛蒡叶中提取的具有抗炎活性的新化合物NBY‑16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可有效解决从具有悠久食疗历史牛蒡叶中制备抗炎活性的新化合物,并实现新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问题,方法是,牛蒡叶粉末用30%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浓缩,进行MCI柱层析,依次用水、35%乙醇、75%乙醇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进行硅胶柱层析,以二氯甲烷/甲醇100:3洗脱,减压回收溶剂,进行MCI柱层析,以甲醇/水梯度洗脱,收集15%甲醇洗脱液,再进行Toyopearl HW‑40C柱层析,甲醇洗脱,以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进行反向半制备,得从牛蒡叶中提取的具有抗炎活性的新化合物NBY‑16,本发明原料丰富,制备方法易操作,导向性强,分离速度快,效率高,产品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从牛蒡叶中提取的具有抗炎活性的新化合物NBY-16 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牛蒡叶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lappa的干燥基生叶,在全国分布广泛,有着悠久的食用 及药用历史,牛蒡叶用于治疗疮痈肿毒,有几十个经典处方,如《证治准绳·疡医》竹木刺 伤肌肉不出:“牛蒡叶(恶实叶是六七月收者)上一味,风干为散,每用量疮口大小,干掺贴 之,不得犯别药,如经暑月,蝇虫下蛆,在疮上或因肌肉合生成有小窍子者,即用杏仁研成 膏,手拈作条子,入在窍内,其蛆虫自出。”基于牛蒡叶的药用价值,能否从中制备用于抑制 炎症的安全、有效的化合物,并用于制备抗炎的药物至今未见有公开报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及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从牛蒡叶中提取的 具有抗炎活性的新化合物NBY-16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可有效解决从具有悠久食疗历史牛 蒡叶中制备抗炎活性的新化合物,并实现新化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牛蒡叶中提取的具有抗炎活性的新化合物NBY-16, (1S,3aR,5R,5aS,9aR,9bR)-3a,4,5,5a,6,7,9a,9b-octahydro-5-hydroxy-8-(hydroxymethyl)-1-(metho xymethyl)-5-methyl-1-methylenenaphtho[2,1-b]furan-2(1H)-one),化合物分子结构式为:
其制备方法是,包括以下步骤:
(1)牛蒡叶粉末20kg,用质量浓度为30%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用量为牛蒡叶重 量的4~6倍,每次提取1~4h,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当于含生药0.1~0.7g/mL 的浓缩液(4~15L);
(2)将浓溶液进行MCI柱层析,内径14~30cm,高80~180cm,依次用水200~600L和质量浓度35%乙醇300~800L、质量浓度75%乙醇350~1000L,以1~4BV/h的流速进 行梯度洗脱,收集75%乙醇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得组分Fr.A(600~1500g);
(3)组分Fr.A进行硅胶柱层析,内径3~7cm,高15~40cm,以体积比二氯甲烷/甲醇100:3的洗脱液10~40L洗脱,收集100:3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得组分Fr.A-1(15~40g);
(4)组分Fr.A-1进行MCI柱层析,内径1~4cm,高10~60cm,分别以体积比甲醇/ 水为10%、1~6L,15%、3~15L进行梯度洗脱,收集15%甲醇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得 组分Fr.A-1-2(5~10g);
(5)组分Fr.A-1-2进行Toyopearl HW-40C柱层析,内径1~3cm,高10~170cm,甲醇流速1mL/min洗脱20-30min,收集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得组分Fr.A-1-2-3(500~200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31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紫斑牡丹花瓣中提取纯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塑料纽扣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