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29006.9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9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敏;门永彪;杨灿;郑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水木滨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7/00 | 分类号: | C07C407/00;C07C40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谢怡婷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基 过氧化氢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连续制备叔丁基过氧化氢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异丁烷氧化反应体系中加入叔丁醇,均相反应,采用反应器满液位反应消除气相空间的方式,有效降低了羧酸类杂质和水的生成。经此方法制备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和叔丁醇的混合液经简单的叔丁醇共沸除水处理,无需脱酸处理,便可满足后续丙烯环氧化反应工序要求,能保证较高的反应转化率和较好的反应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叔丁基过氧化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过氧化物,目前主要用作聚合反应的引发剂、烯烃环氧化反应的氧化剂、成品油添加剂及应用于油漆行业等。叔丁基过氧化氢对烯烃环氧化反应有较高的收率和选择性,以氧化丙烯合成环氧丙烷(PO)的反应在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例如已经商业化的PO/MTBE(甲基叔丁基醚)工艺和PO/TBA(叔丁醇)工艺。具体地,先通过异丁烷氧化法制备叔丁基过氧化氢,然后经叔丁基过氧化氢氧化丙烯制备环氧丙烷,联产副产品MTBE为PO/MTBE法,联产副产品TBA为PO/TBA法。
目前生产叔丁基过氧化氢的方法主要有异丁烷氧化法、叔丁醇双氧水法、异丁烯双氧水法等。其中,异丁烷氧化法制备叔丁基过氧化氢是氧气与异丁烷发生氧化反应,产物为叔丁基过氧化氢和叔丁醇。分离出未反应的异丁烷后,所得叔丁基过氧化氢/叔丁醇溶液作为氧化剂用于丙烯环氧化反应,具体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异丁烷氧化法制备叔丁基过氧化氢,除主要副产物叔丁醇外,还会生成少量的水、丙酮、甲醇、异丁醇、甲酸、异丁酸等副产物。以叔丁基过氧化氢/叔丁醇溶液为氧化剂,在催化剂催化下与丙烯环氧化反应制备环氧丙烷,水和酸类杂质的存在,会促使产品环氧丙烷发生开环分解等副反应,降低环氧化反应的选择性。如果水分偏高,还会导致催化剂在反应体系析出,使得丙烯环氧化反应无法正常进行,反应转化率大大降低。
另外,酸类杂质,尤其是甲酸的存在,还会腐蚀设备,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酸类杂质腐蚀设备释放出的金属离子会促进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分解,降低异丁烷氧化反应和丙烯环氧化反应的选择性。PO/TBA工艺的联产产品叔丁醇也需经加氢还原去除因甲酸衍生的甲酸叔丁酯(TBF)、甲酸异丁酯(IBF)等杂质,以避免其造成的设备腐蚀。此外,甲酸酯化形成的另一杂质甲酸甲酯(MF),常压沸点为32℃,与环氧丙烷沸点(34℃)接近,分离困难。在产品精馏纯化阶段,为去除甲酸甲酯,造成较多的产品损失和能量损耗。
因此,降低水分和酸类杂质含量,尤其是甲酸含量,一直是异丁烷氧化法制备叔丁基过氧化氢工艺改进的重点和难点。
专利文献US5104493公开了利用高真空减压精馏的方法将异丁烷氧化所得反应液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浓度提至70%以上。此方法操作要求严格,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真空度和精馏塔的温度,否则很容易导致气相部分进入爆炸区间,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并且该方法浓缩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同时除水、除酸的效果不明显。
专利文献US5093506公开了通过对异丁烷氧化所得叔丁基过氧化氢/叔丁醇溶液精馏处理,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来降低溶液中的酸值。氧化钙和氢氧化钙在此体系中的溶解性差,需加热搅拌数十小时才能有效降低酸值,而这一过程会导致叔丁基过氧化氢的部分分解。此方法的除水、除酸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叔丁基过氧化氢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连续制备叔丁基过氧化氢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加入叔丁醇作为溶剂,进行均相反应(即液相反应),采用反应器满液位反应消除气相空间的方式,有效降低了羧酸类杂质和水的生成。经此方法制备的叔丁基过氧化氢和叔丁醇的混合液经简单的叔丁醇共沸除水处理,无需脱酸处理便可满足后续丙烯环氧化反应工序要求,能保证较高的反应转化率和较好的反应选择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水木滨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水木滨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90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锤击拉索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轴重、车速动态感知装置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