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5-二甲基哌嗪裂解生产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7883.2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华;郭文杰;曹振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达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62 | 分类号: | C07C209/62;C07C211/11;C07C213/00;C07C215/08;B01J23/89;B01J35/10 |
代理公司: | 淄博市众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316 | 代理人: | 程强强 |
地址: | 2568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裂解 生产 异丙醇 丙二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2,5‑二甲基哌嗪裂解生产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的方法。2,5‑二甲基哌嗪在Co‑Ni‑Pd/Al2O3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接触裂解反应,制得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的混合物,再通过蒸馏分离得到纯净的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本发明所述的2,5‑二甲基哌嗪裂解生产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的方法,采用Co‑Ni‑Pd/Al2O3催化剂进行裂解反应,该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高、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且制备过程简单,对2,5‑二甲基哌嗪裂解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2,5-二甲基哌嗪裂解生产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的方法。
背景技术
1,2-丙二胺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和原料,在医药、农药、有机合成、润滑油防锈剂、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氨纶和改性虫胶涂料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其衍生物还能作为橡胶、涂料、原料、螯合剂和选矿剂等使用,以及生产1,2-丙二胺四乙酸作为抗癌药丙亚胺的中间体。
由于异丙醇胺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较小,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极力推崇和鼓励发展的一种绿色化工产品。异丙醇胺被用于合成纺织助剂(整理剂、防静电剂、染色助剂、渗透剂)、乳化剂(用于切削油、涂料、杀虫剂)、擦光剂、鞣革剂、增塑剂等;还用作溶剂型氯丁胶黏剂2402树脂与活性氧化镁预反应的非水催化剂。同时,异丙醇胺也是制备1,2-丙二胺的重要原料之一。
专利CN 201110449743.3公开了一种1,2-丙二胺的生产工艺,将异丙醇胺、催化剂加入到1升压力反应釜中,用氮气置换压力反应釜中空气三次;然后加入氨,异丙醇胺和氨的摩尔比为1:1.2-1.3,搅拌下加热到150-155℃;通入氢气使压力达到8-12MPa,且用氢气保持该压力反应4-5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反应液至室温,放空、用氮气赶走反应釜中的氢气;过滤反应液回收催化剂、滤液经常压精馏得1,2-丙二胺成品;所述催化剂为NiO、CoO和CuO的混合物,催化剂载体为Al2O3,催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NiO10%、CoO10%、CuO5%,催化剂的用量为异丙醇胺重量的2-3%。
而在上述反应过程中,作为原料的异丙醇胺会和产物1,2-丙二胺结合,产生大量的副产物2,5-二甲基哌嗪,影响收率,作为副产的2,5-二甲基哌嗪,售价低,经济效益不足。
专利CN111925341A中公开了一种哌嗪的制备方法,是以二乙醇胺在Co-Ni-Mo/Al2O3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连续式气固相反应,制得哌嗪。然而此类催化剂在实验室被证明不能用于2,5-二甲基哌嗪的裂解。
如何将作为副产的2,5-二甲基哌嗪再利用,成为科研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5-二甲基哌嗪裂解生产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2,5-二甲基哌嗪的经济价值,且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制备得到的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的纯度及收率高。
本发明所述的2,5-二甲基哌嗪裂解生产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的方法,2,5-二甲基哌嗪在Co-Ni-Pd/Al2O3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接触裂解反应,制得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的混合物,再通过蒸馏分离得到纯净的异丙醇胺和1,2-丙二胺。
所述的Co-Ni-Pd/Al2O3催化剂,按照金属氧化物重量计,CoO为催化剂重量的1-3%,NiO为催化剂重量的1-3%,PdO为催化剂重量的1-4%。
所述的Co-Ni-Pd/Al2O3的孔容为0.4-0.6ml/g,比表面积为250-350m2/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达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达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7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