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7442.2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科;邓祖学;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B66C7/08;B66C9/08;F16G11/08;F16C35/06;F16J15/16;F16N1/00;F16N3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高琴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钢丝绳 连接 装置 | ||
1.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号钢丝绳(1)、二号钢丝绳(2)、一号导向滑轮(3)、二号导向滑轮(4)、连接板(5)、位于连接板(5)下端的转轴(8)、分别位于连接板(5)两侧的一号滚动装置(6)和二号滚动装置(7),所述一号钢丝绳(1)的一端绕过一号导向滑轮(3)后与一号绞车相连接,一号钢丝绳(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5)与二号钢丝绳(2)的一端固定连接,二号钢丝绳(2)的另一端绕过二号导向滑轮(4)后与二号绞车相连接,所述一号钢丝绳(1)与二号钢丝绳(2)的旋向相反且长度相等,所述一号滚动装置(6)和二号滚动装置(7)的结构一致,所述二号滚动装置(7)包括轨道(71)、可沿轨道(71)滚动的二号滚轮(72),所述轨道(71)沿连接板(5)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轴(8)的中部与连接板(5)的下端固定连接,转轴(8)的两端分别与二号滚轮(72)、一号滚动装置(6)中的一号滚轮(61)插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包括连接部(81)、结构一致的一号安装部(82)和二号安装部(83),所述连接部(81)的中部与连接板(5)的下端通过平键连接,连接部(81)的两端分别与一号安装部(82)、二号安装部(8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安装部(82)、二号安装部(83)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号滚轮(61)、二号滚轮(72)插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71)为C型槽钢,所述二号滚轮(72)为锥台形结构,二号滚轮(72)的小直径端位于轨道(71)的内部,二号滚轮(72)大直径端的外周圈上设置有环形挡板(721),所述环形挡板(721)位于轨道(71)的外部,环形挡板(721)的侧壁与轨道(71)开口端的端面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号滚轮(72)的内部轴向开设有两端开口的安装腔(722),所述安装腔(722)的一端与二号安装部(83)插入配合,安装腔(722)的另一端安装有轴承端盖(73),所述二号安装部(83)的外部套设有密封隔套(74)、滚子轴承(75),所述密封隔套(74)位于连接部(81)与滚子轴承(75)之间,密封隔套(74)的内侧与安装腔(722)的内壁、滚子轴承(75)的一侧相围合形成一号润滑腔(76),所述轴承端盖(73)的内壁与二号安装部(83)的外壁、滚子轴承(75)的另一侧相围合形成二号润滑腔(77),所述一号润滑腔(76)、二号润滑腔(77)均与滚子轴承(75)的内部相连通;
所述连接板(5)的顶部设置有润滑块(51),所述润滑块(51)的内部依次通过一号油路(52)、设置在二号安装部(83)内部的二号油路(53)与二号润滑腔(77)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71)的长度为一号导向滑轮(3)至二号导向滑轮(4)距离的0.8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7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滚子轴承(75)维修的通孔(711)。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块(51)通过底座(54)与连接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钢丝绳(1)通过一号索节(9)与连接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另一端通过二号索节(10)与二号钢丝绳(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74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