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监测实体风险预警评估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24412.6 | 申请日: | 202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7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康厚清;胡运兵;覃海明;刘百祥;袁永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3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冉剑侠 |
地址: | 40005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监测 实体 风险 预警 评估 模型 | ||
本发明属于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监测实体风险预警评估模型,包括采集单元、传输单元、输入单元、爬取单元、存储单元和分析单元;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地质数据及隧道内外的环境信息;传输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频率,将采集单元采集的信息数据上传给分析单元;输入单元用于输入临时影响信息;爬取单元用于从预设的渠道获取气象信息;存储单元内存储有隧道的BIM模型;分析单元用于根据隧道内外的环境数据、地质数据、临时影响信息及气象信息,预测是否存在发生隧道事故的风险;若存在,分析单元结合隧道的BIM模型,生成事故模拟图。本申请能够有效的降低隧道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因隧道事故而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监测实体风险预警评估模型。
背景技术
隧道是通过挖通山体的一种交通道路,是人类利用山体内部空间的一种形式。合理开发隧道,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非常大的便利。但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且处理不当,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此,需要对隧道的状态进行检测,如公开号为CN107907545A的中国发明,就公开了一种隧道快速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利用图像采集模块对隧道衬砌裂缝图像进行大面积、全方位的采集于机器中,利用图像增强技术提高裂缝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利用图像分割技术对裂缝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提取数字图像分析裂缝特征指标,区分裂缝及其它干扰物。该发明可实现隧道病害检测的自动化、快速化和客观化,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主观性强等缺点,快速检测衬砌开裂、隧道渗漏水、隧道冻害、衬砌腐蚀等病害,保证隧道的维修养护工作的快速有效施行,减少隧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但是,该申请预警的本质是隧道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隧道发生渗漏、衬砌开裂、衬砌腐蚀等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在隧道出现事故以前进行报警,但是,由于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隧道事故发生的几率依然较大,仍然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
因此,需要一种边隧道测实体风险预警评估模型,能够有效的降低隧道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因隧道事故而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监测实体风险预警评估模型,能够有效的降低隧道事故的发生概率,减少因隧道事故而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监测实体风险预警评估模型,包括采集单元、传输单元、输入单元、爬取单元、存储单元和分析单元;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地质数据及隧道内外的环境信息;传输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频率,将采集单元采集的信息数据上传给分析单元;输入单元用于输入临时影响信息;爬取单元用于从预设的渠道获取气象信息;
存储单元内存储有隧道的BIM模型;分析单元用于根据隧道内外的环境数据、地质数据、临时影响信息及气象信息,预测是否存在发生隧道事故的风险;若存在,分析单元结合隧道的BIM模型,生成事故模拟图。
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采集单元采集隧道内外的环境数据(隧道内外的温度、湿度等)及地质数据(隧道所在山体的土压力、土湿度等),并由传输单元按照预设的频率(如每半小时一次)上传给分析单元。当出现临时影响信息(如隧道或山体临时施工)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输入单元输入临时影响信息。爬取单元从预设的渠道(如气象网站)获取气象信息。
之后,分析单元根据隧道内外的环境数据、地质数据、临时影响信息及气象信息,预测是否存在发生隧道事故的风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隧道在一段时间后(如天气预报的时间)是否存在事故的风险进行预测。而不是在隧道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问题趋势后发出预警。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的降低隧道事故的发生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24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