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推力杆球铰高强度改性混炼胶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6897.4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0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天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汇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63/00;C08L71/10;C08L15/00;C08K13/02;C08K3/04;C08K3/34;C08K3/22;C08K5/41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龚存云 |
地址: | 231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推力 杆球铰高 强度 改性 混炼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推力杆球铰高强度改性混炼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然橡胶120‑150份、增韧树脂10‑15份、填料30‑40份、炭黑23‑27份、有机蒙脱土6‑10份、硬脂酸1‑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2份、界面改性剂2‑4份、防护蜡0.5‑1份、促进剂0.5‑1.5份、硫化剂0.5‑1.5份、防老剂0.5‑2份。本发明以天然橡胶作为主要成分,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加入了石墨烯和有机蒙脱土等具有纳米结构的填充成分来进行材料力学方面的补强,还添加了增韧树脂成分以提高材料的韧性,本发明改性混炼胶材料易得,工艺简单,同时适合工厂的规模化生产,所得产品具有理想的力学性能,能够适应作为推力杆球铰使用的各类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推力杆球铰高强度改性混炼胶配方。
背景技术
推力杆是汽车底盘系统或轨道客车转向架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关键零部件,用于传递车桥与车架之间的纵向、侧向载荷及部分扭矩,并衰减车桥传来的部分振动能量。汽车推力杆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固定中桥与后桥的位置,防止中桥与后桥发生位移;汽车推力杆本身的弹力则成为侧倾的回力,也就是阻力,推力杆在结构上可以起到稳定车身的作用。
推力杆球头主要由壳体、橡胶缓冲层、球销等三部分构成,其中推力杆球头橡胶缓冲层在保证推力杆整体刚性的前提下,又赋予了推力杆一定的弹性,在推力杆服役过程中,其球铰中的橡胶衬套经常发生疲劳破坏的现象,这将导致车底盘系统的导向功能部分失效,并严重威胁行车安全,要显著提高推力杆球铰的疲劳寿命,必需提升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
由于橡胶材料具有更好的弹性,所以橡胶作为缓冲材料的推力杆球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使用中橡胶材料总是处于不断的拉伸或者挤压状态,这首先要求橡胶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另外橡胶材料在不断的拉伸挤压过程中由于橡胶大分子的内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加快橡胶材料的老化过程,影响推力杆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的推力杆球铰用混炼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推力杆球铰高强度改性混炼胶配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推力杆球铰高强度改性混炼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然橡胶120-150份、增韧树脂10-15份、填料30-40份、炭黑23-27份、有机蒙脱土6-10份、硬脂酸1-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2份、界面改性剂2-4份、防护蜡0.5-1份、促进剂0.5-1.5份、硫化剂0.5-1.5份、防老剂0.5-2份。
优选的,所述的用于推力杆球铰高强度改性混炼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天然橡胶135份、增韧树脂13份、填料35份、炭黑25份、有机蒙脱土 8份、硬脂酸1.5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5份、界面改性剂3份、防护蜡0.8 份、促进剂1份、硫化剂1份、防老剂1.2份。
进一步的,所述增韧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联苯环氧树脂升温至 220-230℃,再向其中加入15%质量分数的酚酞基聚芳醚酮,至完全溶解后降温至110-130℃,加入1%的4,4'-二氨基二苯砜,升至130-150℃,搅匀溶解后抽真空脱泡,于180-200℃固化即得。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蒙脱土的粒径为300nm-1μ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由石墨烯、氧化锌、硅酸钙按质量比(2-3):(8-10): (16-22)混合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界面改性剂为环氧化天然橡胶,其环氧度为25%。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蜡选自石蜡、微晶蜡和聚乙烯蜡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推力杆球铰高强度改性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汇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庆汇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6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