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4285.1 | 申请日: | 202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7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杰;刘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90 | 分类号: | H04W4/90;H04N7/18;G08B17/06;G08B25/08;G01D21/02;A62C31/00;A62C3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夏柯双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跨区 救援 保障 系统 | ||
1.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置于山区山体上的若干个救援基站,每个救援基站对应一个或多个监测区域,每个需要进行灾害监测的监测区域内均设有主动检测防护系统;
所述的主动检测防护系统包括主动监测网、被动监测网、倾斜检测仪、北斗定位模块和摄像头,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和被动监测网均布设于监测区域内的山体上,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和被动监测网上均安装有若干倾斜检测仪,所述的倾斜检测仪内集成有北斗定位模块,所述的摄像头沿途架设在监测区域内的救援路径上;
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设有信号室和动力室,所述的信号室内设有通讯设备,各监测区域内的倾斜检测仪、北斗定位模块和摄像头均通过其对应的救援基站内的通讯设备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
所述的动力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缆车动力装置,当发生灾害时,相邻救援基站的缆车动力装置之间通过缆绳相连,救援缆车装配在缆绳上;
所述的倾斜检测仪(6)包括外壳(6.1)、底座(6.2)、齿轮架(6.3)、外筒(6.4)、内筒(6.11)、球碗(6.5)、压力球(6.6)和触动开关(6.9),所述的齿轮架(6.3)安装在底座(6.2)上,齿轮架(6.3)的两侧均安装有可转动的齿轮(6.10),所述的外筒(6.4)套接在齿轮架(6.3)的外侧,内筒(6.11)设于齿轮架(6.3)的内侧,齿轮(6.10)的一侧与外筒(6.4)内壁上的齿条啮合,齿轮(6.10)的另一侧与内筒(6.11)外壁上的齿条啮合;所述的球碗(6.5)设于外筒(6.4)的顶部中心,所述的压力球(6.6)置于球碗(6.5)内;所述的内筒(6.11)上设有导向孔(6.12),底座(6.2)上设有与所述的导向孔(6.12)配合的导向柱(6.13),所述内筒(6.11)的顶部与所述齿轮架(6.3)的横梁之间设有复位组件,所述内筒(6.11)的顶部还设有第一磁体(6.7),所述触动开关(6.9)的触头上设有第二磁体(6.8),第一磁体(6.7)与第二磁体(6.8)同性相斥,所述触动开关(6.9)的本体安装在所述齿轮架(6.3)的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检测防护系统还包括火灾检测组件,火灾检测组件布设于监测区域内的山体上,火灾检测组件通过其对应的救援基站内的通讯设备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
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还设有蓄水室、中继室,所述的蓄水室内设置有蓄水池,所述的中继室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驱动电路与所述信号室内的通讯设备相连,中继室内的水泵通过管路接入到其蓄水室内的蓄水池内;任意两个救援基站的中继室之间可以通过水管连通,水管与所述中继室内的水泵相连,实现任意两个救援基站之间的水源调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灾检测组件包括温度检测仪和风速风向检测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还设有供电室,任意两个救援基站的信号室之间通信连接,任意两个救援基站的供电室之间电力可以互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援基站内还设有监控室,所述的监控室内设有服务器主机、监控显示器和操控台,对其余各室内的设备进行监控,所述的监控室通过信号室与远程监控系统通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包括支撑杆(1)、上横梁(2)、下横梁(3)和主动监测网安装座(4),所述的支撑杆(1)、上横梁(2)和下横梁(3)组成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内布设网体(5),所述的主动监测网安装座(4)安装在两侧的支撑杆(1)的底部,所述的倾斜检测仪(6)安装在支撑杆(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跨区域救援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监测网包括锚杆(7),所述的倾斜检测仪(6)通过安装座(8)安装在锚杆(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师范大学,未经四川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42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