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保有量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12735.3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胤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胤震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663000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茶叶 中黄 酮类 化合物 保有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保有量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采茶;S2、萎凋,在21℃‑24℃的温度下萎凋8‑10小时,吹微风;S3、杀菁,当茶叶经步骤S2萎凋后水分降至40%,在160℃‑180℃的温度下炒30分钟;S4、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S5、晒青,将揉捻后的茶叶在空气温度保持在30℃‑40℃的环境中,在太阳下晒5小时;S6、蒸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制成形;S7、干燥,将蒸压后的茶叶干燥在含水量在13%以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萎凋、杀菁和晒青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对萎凋时的风速、杀菁的时间、杀菁的水分含量以及晒青的时间进行精准控制,能够将茶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保有量提高8‑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保有量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可清胃生津、消食化痰、解酒解毒、利尿散寒,止咳化痰、降低血脂胆固醇。
普洱茶可以生津止渴、消暑、解毒、通便。普洱茶能够调节肠胃,使肠胃恢复正常功能,解决因便秘引起的痘痘以及口臭问题。
黄酮类化合物中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很多,这些化合物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如能降低血管的脆性,改善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防治老年高血压、脑溢血、冠心病、心绞痛、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流量。许多黄酮类成分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及抗菌的活性,同时具有护肝、解肝毒、抗真菌、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抗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除此之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与植物雌激素相同的作用。在畜牧业动物生产上,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提高动物机体抗病力,改善动物机体免疫机能。
普洱茶中多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现有的茶叶制作工艺制出的茶中黄酮类化合物茶叶干重的2-5%,但很多黄酮类化合物在茶叶制作过程中,丢失了很多,因此需要对茶叶的制作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保有量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提高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保有量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采茶,按一芽三叶带梗的标准采茶;
S2、萎凋,在21℃-24℃的温度下萎凋8-10小时,在微风的吹拂下保持茶叶的活性充分氧化;
S3、杀菁,当茶叶经步骤S2萎凋后水分降至40%,在160℃-180℃的温度下炒30分钟;
S4、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
S5、晒青,将揉捻后的茶叶在空气温度保持在30℃-40℃的环境中,在太阳下晒5小时;
S6、蒸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制成形;
S7、干燥,将蒸压后的茶叶干燥在含水量在13%以下,并按公知工艺进行包装存储。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通过鼓风机吹出微风。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微风的风速需保持8m/s。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萎凋、杀菁和晒青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对萎凋时的风速、杀菁的时间、杀菁的水分含量以及晒青的时间进行精准控制,能够将茶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保有量提高8-1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提高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保有量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采茶,按一芽三叶带梗的标准采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胤震,未经李胤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2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