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收率灭蝇胺原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10322.1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智;类成存;卢凤阳;李强;刘凯;马运鹏;黄进强;宫雪红;李建峰;杨冀;马飞飞;马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道可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51/70 | 分类号: | C07D251/7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张宏松 |
地址: | 262714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率 灭蝇胺原药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收率灭蝇胺原药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以三聚氯氰、环丙胺和氨气为原料,以单一甲苯为溶剂合成灭蝇胺原药,纯度在98%以上,收率高达93%。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溶剂利用率高、产品收率高、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对于降低员工劳动负荷、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收率灭蝇胺原药的合成方法,属于灭蝇胺原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灭蝇胺(Cyromazine1)是一种三嗪类化合物,具有昆虫生长调节作用,属新型高效低毒、含氮杂环类杀虫剂,它具有杀虫专用性、可经微生物降解、无残毒、使用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良特性,对防治双翅目昆虫幼虫和蛹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能诱使其在形态上发生畸变,使成虫羽化不全或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控制双翅目害虫过量繁殖、减少害虫数量的目的,同时对哺乳动物、水生鱼类和蜜蜂等无毒,是目前最好的防治双翅目昆虫病虫害的生态农药,为农业部门推荐无公害农产品施用农药,常用于防治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 blanchard)、南美斑潜蝇(Huidobrensis blan-chard)、家蝇和体表绿蝇等造成的动植物病虫害。
灭蝇胺是最先由汽巴-嘉基公司开发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推出的防治昆虫病虫害农药,扫于它对双翅目昆虫一家蝇、绿蝇、潜叶蝇等的专有昆虫生长调节作用,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很快,在美国广泛用于防治蔬菜斑潜蝇、杀灭家禽饲料蝇卵防治家蝇、畜牧业防治牲畜体表绿蝇、公共场所卫生用灭蝇等。近年来,灭蝇胺的用途随着该品种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已发现它还可以防治马铃薯甲虫和水稻象甲。
目前灭蝇胺的合成方法,国外汽巴-嘉基公司灭蝇胺的合成路线见式1,国内以易得的三聚氯氰为原料,经2条路线尝试合成灭蝇胺:①三聚氯氰与氨水在常温下搅拌反应,过滤得双氨基取代物3(6-氯-2,4-二氨基-1,3,5-三唪),再与环丙胺在110℃反应得灭蝇胺(见式2),该方法路线简捷,操作简便,但最后一步要加入过量的价格较高的环丙胺,后处理时需要回收,给该工艺增加了难度两步反应总收率69.7%。②三聚氯氰经低温环丙胺代和常温氨代一勺烩反应得中间体4(6-氯-2-环丙胺基-4-氨基,3,5-三嗪),再加压氨代得目标物(见式3),该方法第1步必需使用丙酮、二氯甲烷、苯、等可溶解三聚氯氰的有机溶剂,并以氢氧化钾作缚酸剂,成本有所增加,但节约了环丙胺的用量,且第2步反应可以加入过量的液氨作碱,后处理简单,从综合效益来看是一条比较适用的合成路线,两步反应总收率72.1%。目前国内灭蝇胺的合成普遍采用第二条路线,但采用的氯苯以及二氧六环和乙醚的混合溶液作为溶剂,价格昂贵,毒性大,极易挥发,工艺复杂,并且收率仍然不高。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工艺简单、溶剂单一、环境友好、收率高的灭蝇胺原药的合成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溶剂单一、环境友好、收率高的灭蝇胺原药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以三聚氯氰、环丙胺和氨气为原料,以单一甲苯为溶剂合成灭蝇胺原药,纯度在98%以上,收率高达93%。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收率灭蝇胺原药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向三聚氯氰甲苯溶液中滴加环丙胺甲苯溶液,温度控制在-3~-8℃,滴加完成后,再向体系内滴加碱液,温度控制在-5~0℃;
2)将步骤1)的反应液升温分层,油相转入氨化釜,水相转入储罐;
3)向氨化釜内加入水,边搅拌边通入氨气,当氨化釜内压力达到0.4-0.6Mpa时停止通氨气,当压力开始下降时,开始升温,升温至110-130℃,保温反应6-12h;
4)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液相进入甲苯储罐,固体进行重结晶,干燥,即得灭蝇胺原药。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三聚氯氰甲苯溶液中三聚氯氰的质量浓度为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道可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道可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10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