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芘丁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8193.2 | 申请日: | 202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蒋兆芹;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昊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51/09 | 分类号: | C07C51/09;C07C51/43;C07C57/40;C07C67/343;C07C69/7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张群峰 |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1‑芘丁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使芘与氯甲酰丁酸酯类化合物进行F‑C酰基化反应,得到中间体4‑氧代‑4‑芘丁酸酯;步骤S2,使所述中间体4‑氧代‑4‑芘丁酸酯与水合肼发生黄鸣龙还原和酯水解反应,得到所述1‑芘丁酸。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1‑芘丁酸的制备方法,使用氯甲酰丁酸酯类化合物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丁二酸酐进行F‑C酰基化,生成中间体4‑氧代‑4‑芘丁酸酯,该中间体4‑氧代‑4‑芘丁酸酯可以用乙醇或甲醇重结晶来提纯,避免了使用丁二酸酐进行F‑C酰基化反应工艺中需要反复酸碱洗很多次的繁琐操作,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纯化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芘丁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芘丁酸是一种亲油性的红色荧光染料,主要用于荧光探查物。芳香族芘分子是高度对称的,有16个电子并且不遵循哈克的4n+2规则,芘的有趣的电子性质可用于研究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另外,芘环由于能够锚定在脂质膜上,并与互补的单链核酸苷酸形成双链,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将其用于芯片技术和诊断领域。因此,1-芘丁酸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比如应用在光电子材料,在生物领域方面可以表征环糊精基聚轮烷的薄膜检测核酸、多胺;还可以固定蛋白,人血清溶菌酶探查;作为底物测量聚合酶活性、重组酶活性、拓扑异构酶活性。
现有技术中,主要以芘及其衍生物为原料来合成1-芘丁酸,主要包括如下三种合成路线:
(1)路线一:利用1-芘乙醛作为原料,与乙酸乙酯在丁基锂和-78℃的条件下生成3-羟基-1-芘丁酸乙酯;然后再与溴素反应生成3-溴-1-芘丁酸乙酯;再用三正丁基锡氯化物脱溴以;最后用氢氧化钾进行酯水解得到目标产物1-芘丁酸(参考:J.Org.Chem.1983,48(23),4361~4366)。
反应路线如下述式(1)所示:
该方法缺点包括:是第一步中反应对温度要求比较苛刻,需要极低温度,操作困难;第二步中反应体系为溴素/苯/三苯基膦体系,溶剂比较毒;第三步用三正丁基锡氯化物还原,最后再水解,整个过程步骤多,操作不易实现工艺化。收率也不高,不适合生产。
(2)路线二:利用碘试剂以芘为原料反应4天先合成1-碘化芘,然后与3-羟基-1丁烯发生复杂的Willgerodt–Kindler反应4-芘-2-丁酮,然后再发生甲基酮的卤仿反应生成目标产物1-芘丁酸(参考:Eur.J.Org.Chem.2003,16,3167~3172)。
反应路线如下述式(2)所示:
然而,该方法步骤长,且碘代反应时间需要4天,无法避免多取代的副产物。而且第二步收率比较低,操作也复杂。总收率也不高,很难适合工业化。
(3)路线三:使芘与丁二酸酐在四氯化钛作用下发生F-C酰基化反应,得到4-氧代-4-芘丁酸。然后再发生黄明龙还原得到目标产物1-芘丁酸(参考:New J.Chem.2008,32(8),1438~1448)。
反应路线如下述式(3)所示:
然而,该方法中,用丁二酸酐进行F-C酰基化产生的杂质很难除,需要反复的酸碱洗很多次;而且溶剂硝基苯比较毒,过滤也很堵,很难实现放大量的规模化生产,使得该法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1-芘丁酸的制备方法,能够降低成本,简化操作,减少环境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1-芘丁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昊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昊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8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化废水用于脱硫脱硝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茯苓研磨成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