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均相驱后分层注水调控高耗水层带潜力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107926.0 | 申请日: | 202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盛波;刘丽杰;吴秀英;李伟忠;郭长春;刘海成;赵培坤;吕远;郭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7/00;G06F30/2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相 分层 注水 调控 水层 潜力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均相驱后分层注水调控高耗水层带潜力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搜集并整理区块地质及开发相关资料,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步骤2,基于响应面分析方法,筛选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的主要控制因素;步骤3,根据筛选的主要控制因素,设计数值模拟模型,预测高耗水层带的发育状况和调控效果;步骤4,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的预测模型;步骤5,根据预测模型,得到不同单元高耗水层带调控潜力的对比。该非均相驱后分层注水调控高耗水层带潜力评价方法建立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评价方法,评价高耗水层带的调控潜力,对各开发单元调控潜力进行筛选排队,最终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达到油田最大的收益成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非均相驱后分层注水调控高耗水层带潜力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非均相驱后,油层非均质性加剧,局部出现突变点,发育高耗水层带,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局部高耗水层带影响油藏整体开发效果。对高耗水层带的研究,还局限于无效水循环、高深条带及优势渗流通道等,对特高含水期高耗水层带的发育油藏,分层注水是有效调控手段,但是调控潜力尚不明确。
在申请号:CN201910971837.3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高耗水层带发育油藏分层注水调控方法。包括:步骤1,搜集并整理区块地质及开发相关资料;步骤2,应用数模模拟方法,得到分层开发指标;步骤3,优选耗水层带评价指标,对高耗水层带级别划分;步骤4,结合开发状况,根据耗水层带级别,筛选注水调控层位,对单元分层注水进行优化;步骤5,整理优化结果,完善分层注水调控方案,进行现场实施。
在申请号:CN201910870315.4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高含水期油藏的耗水层带的识别方法与识别系统。所述识别方法包括:基于所述高含水期油藏内的目标区域的地质资料、所述目标区域内的油井和水井的生产动态资料,利用油藏数值模拟器对所述油井和所述水井的生产动态进行拟合,以获取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基于所述油藏数值模拟模型,计算每口水井和位于该水井周围的油井间的耗水层带的识别系数;以及基于所述耗水层带的识别系数,识别所述耗水层带的发育级别。
在申请号:CN201610055967.9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缝洞型油藏动态分析与注水管理系统。其包括:油藏注水动态数据库以及油藏动态分析与注水管理平台;油藏注水动态数据库用于存储油藏数据信息;油藏数据信息包括:油藏基础信息、单井基础信息以及油藏和油水井生产动态数据;油藏动态分析与注水管理平台包括:油藏动态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油藏数据信息进行单井、单井缝洞单元、多井缝洞单元、区块或者油田的油藏工程计算与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图形制作模块,用于根据分析结果绘制图形;数据表制作模块,用于根据分析结果绘制数据表。
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发明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非均相驱后分层注水调控高耗水层带潜力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判各调控技术的优劣,评价高耗水层带的调控潜力,成果对于指导特高含水期油田效益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非均相驱后分层注水调控高耗水层带潜力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非均相驱后分层注水调控高耗水层带潜力评价方法,该非均相驱后分层注水调控高耗水层带潜力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1,搜集并整理区块地质及开发相关资料,开展数值模拟研究;
步骤2,基于响应面分析方法,筛选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的主要控制因素;
步骤3,根据筛选的主要控制因素,设计数值模拟模型,预测高耗水层带的发育状况和调控效果;
步骤4,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高耗水层带调控效果的预测模型;
步骤5,根据预测模型,得到不同单元高耗水层带调控潜力的对比。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7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