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7449.8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6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姚威振;汪连山;杨少延;刘祥林;王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06;H01L33/12;H01L33/2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调控 橙黄 led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制备GaN缓冲层;在所述GaN缓冲层上生长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和n型掺杂GaN层;在n型掺杂GaN层上生长低铟组分的InGaN预应变层;在所述InGaN预应变层上生长高铟组分的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层;在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层上制备V坑结构,形成具有V坑结构阵列的InGaN/GaN多量子阱层;在具有V坑结构阵列的InGaN/GaN多量子阱层上制备p型掺杂GaN层;在p型掺杂GaN层材料表面生长一层氧化铟锡透明导电膜;以及分别在ITO透明导电膜和n型掺杂GaN层的台面上溅射金属形成欧姆接触的电极,完成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隶属于第三代半导体的InGaN材料,其禁带宽度从0.7eV(InN)到3.4eV(GaN)连续可调,只要改变In与Ga的比例,其发光波长可以覆盖整个可见光波段,是制作全光谱光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相对于蓝、绿光,橙黄光的禁带宽度小,需要引入大量的InN调节带隙,然而过高的铟组分使InGaN/GaN量子阱有源层的晶体质量恶化,导致InGaN/GaN材料在长波长波段(大于550nm)的发光效率大幅度地下降。因此,迫切需要在长波长橙黄光材料技术上取得突破。
目前对InGaN/GaN材料的研究主要通过优化结晶质量和降低缺陷密度,达到提高量子阱有源层发光效率和改善器件性能的目的。在生长工艺方面,采用氢气与氮气氛围转换的技术;在缺陷抑制方面,大多使用偏向刻槽衬底的侧向外延技术;在应力协变层方面,普遍使用弛豫和补偿InGaN/GaN多量子阱有源层应力的渐变组分技术。V坑缺陷通常出现在InGaN/GaN多量子阱有源层中,被认为是应力释放带来的结果。V坑侧壁量子阱较平台量子阱厚度薄、铟组分低,且禁带宽度大,能够提升空穴注入量子阱的效率,从而使LED在高位错密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发光特性。
通过对InGaN/GaN多量子阱有源层的生长参数进行调控,进而改变V坑尺寸,分析表明InGaN/GaN材料中V坑尺寸影响黄光LED器件的发光性能,且随着V坑尺寸的加大,外量子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调节材料生长参数,优化V坑尺寸,实现了发光波长为565nm的黄光LED的技术突破。但是,该方法只能通过改变生长工艺,随机的制备含有不同V坑尺寸的黄光LED样品,这将花费大量的实验成本。另外,也可能由于生长参数的改变,影响InGaN/GaN材料的其他性质,使得样品失去可比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橙黄光LED器件制备时对工艺要求高,V坑尺寸难以精确控制等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操作S1:在衬底上制备GaN缓冲层;
操作S2:在高温1000~1100℃条件下,在所述GaN缓冲层上生长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和n型掺杂GaN层;
操作S3:用氮气作为载气将含镓源、铟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氨气通入反应室,在温度800~900℃条件下,在n型掺杂GaN层上生长低铟组分的InGaN预应变层;
操作S4:在所述InGaN预应变层上生长高铟组分的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层;
操作S5:在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层上制备V坑结构,形成具有V坑结构阵列的InGaN/GaN多量子阱层;
操作S6:在具有V坑结构阵列的InGaN/GaN多量子阱层上制备p型掺杂GaN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7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