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7449.8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6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姚威振;汪连山;杨少延;刘祥林;王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06;H01L33/12;H01L33/2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调控 橙黄 led 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操作S1:在衬底上制备GaN缓冲层;
操作S2:在高温1000~1100℃条件下,在所述GaN缓冲层上生长非故意掺杂氮化镓层和n型掺杂GaN层;
操作S3:用氮气作为载气将含镓源、铟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和氨气通入反应室,在温度800~900℃条件下,在n型掺杂GaN层上生长低铟组分的InGaN预应变层;
操作S4:在所述InGaN预应变层上生长高铟组分的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层;
操作S5:在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层上制备V坑结构,形成具有V坑结构阵列的InGaN/GaN多量子阱层;
操作S6:在具有V坑结构阵列的InGaN/GaN多量子阱层上制备p型掺杂GaN层;
操作S7:在p型掺杂GaN层材料表面生长一层ITO透明导电膜;以及
操作S8:分别在ITO透明导电膜和n型掺杂GaN层的台面上溅射金属形成欧姆接触的电极,完成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的制备;
其中,操作S5包括:
操作S51:将反应室温度降至室温后,将生长完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的样品取出;以及
操作S52:使用配备压头的纳米压痕系统,在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样品表面施加细微的压入载荷,从而在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层表面形成V坑结构阵列;所述压入载荷不大于10mN,对压入载荷的强度优化后,能够在InGaN/GaN多量子阱材料层表面形成尺寸和深度可调控的V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的制备方法,操作S1中所述的衬底材料为硅或蓝宝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的制备方法,操作S4中,通过调整生长温度、五族元素氮和三族元素铟和镓的摩尔比,以及铟源和镓源的流量比,获得高铟组分InGaN/GaN多量子阱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的制备方法,操作S52中所述压头包括三棱锥形玻氏压头,或四棱锥形维氏压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压头的形状包括三棱锥形、四棱锥形、六角锥形、或圆锥形中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的制备方法,操作S4时,生长多周期的高铟组分InGaN/GaN多量子阱有源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InGaN/GaN多量子阱层内部出现位错形核,材料局部由弹性向塑性状态转变,但多量子阱结构不受破坏。
8.一种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所述基于V坑调控的橙黄光LED器件,包括:
衬底层;
氮化镓缓冲层,位于所述衬底层上;
非故意掺杂的氮化镓层,位于所述氮化镓缓冲层上;
n型掺杂GaN层,位于所述非故意掺杂的氮化镓层上;
InGaN预应变层,位于部分所述n型掺杂GaN层上;
InGaN/GaN多量子阱层,位于所述InGaN预应变层上,具有V坑结构阵列;
p型掺杂GaN层,位于所述InGaN/GaN多量子阱层上;
ITO透明导电薄膜层,位于所述p型掺杂GaN层上;以及
电极,包括p型电极和n型电极,分别位于所述ITO透明导电薄膜层上和所述n型掺杂GaN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74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