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细胞内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药效评估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6910.8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永;刘晓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内 细菌 感染 抗菌 药物 药效 评估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抗细胞内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药效评估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基于细胞感染百分比NIC和细胞内细菌入侵总量NIB在抗菌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获得抗菌药物药效指数ρ值;根据抗菌药物药效指数ρ值对抗菌药物的药效进行评估,当ρ值越趋近于1时,表明药效越好。该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建立的不同软硬基底,将宿主细胞考虑进去更接近于宿主体内感染情况,更有益于模拟宿主体内细胞被病原菌感染时的力学微环境,简单直观且更贴近于体内药物治疗模式,不仅能为新药筛选提供技术方案,更能为现有药物治疗侵袭菌感染提供最精准的药物使用浓度、药效时间和有效药物选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细菌感染评估和抗菌药物药效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细胞内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药效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侵袭性细菌在细菌源性感染疾病中十分难治疗,因为细菌入侵细胞内不仅躲避了宿主免疫细胞的捕杀,更会导致药物效率大大降低。如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通过其分泌的溶血素促进入侵细胞,并通过阻断细胞自噬而使其在细胞内存活,而β-内酰胺类药物的对细胞内的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效降低。侵袭性细菌在细胞内的存活还会导致复发感染。然而,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很好的可以准确评估抗菌药物治疗胞内菌感染药效的方法。
过去对于评估抗菌药物药效的方法仅限于比较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该种方法只考虑了抗菌药物和病原菌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并没有考虑细菌感染中细胞的作用。因此,局限于该种方法,不仅对于现有的抗菌药物不能给出准确的药效比较,更对于新药的研发也不能给出准确评估办法。此外,在宿主体内,细菌感染的细胞都是处于柔性基底环境生长的,宿主体内的细胞生长的基底刚度均小于100kPa。
因此,可以评估类组织界面的抗菌药物治疗细胞内细菌的药效方法更值得研发。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抗细胞内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药效评估方法及其应用,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细胞内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药效评估方法,包括:
基于细胞感染百分比NIC和细胞内细菌入侵总量NIB在抗菌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获得抗菌药物药效指数ρ值;
根据抗菌药物药效指数ρ值对抗菌药物的药效进行评估,当ρ值越趋近于1时,表明药效越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基于细胞感染百分比NIC和细胞内细菌入侵总量NIB在抗菌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获得抗菌药物药效指数ρ值,包括:
细菌侵染细胞后,定量分析细胞感染百分比NIC,并定量统计细胞内细菌入侵总量NIB;
加入抗菌药物后,定量分析药物治疗后细胞感染百分比并定量统计药物治疗后细胞内细菌入侵总量
计算药物治疗后归一化的细胞感染百分比和药物治疗后归一化的细胞内细菌入侵总量
计算药物治疗前后的细胞感染百分比差值和细胞内细菌入侵总量差值以及
采用公式ρ=ΔnIC×ΔnIB计算得到抗菌药物药效指数ρ值。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定量分析细胞感染百分比NIC和定量分析药物治疗后细胞感染百分比是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实现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定量统计细胞内细菌入侵总量NIB和定量统计药物治疗后细胞内细菌入侵总量是采用菌落计数方法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69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街区智能划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子痕迹的接触跟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