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提高货运量的船用运输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1067.4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智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43/14 | 分类号: | B63B43/14;B63B2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马德龙 |
| 地址: | 317521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货运量 运输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货运量的船用运输设备,属于船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传动支承结构、基础承载结构、延伸承载结构、浮体承载结构。该装置能够通过浮体承载结构借助自身受到的浮力作用,同时基于传动支承结构形成杠杆结构;通过杠杆结构中的动力臂一端设置预定重量,同时通过阻力臂一端用于承载装运货箱,由此实现利用浮体承载结构来平衡杠杆结构及其承载装运货箱的重力;此外在后一个杠杆结构的阻力臂一端承载有装运货箱时,通过前一个杠杆结构及其承载装运货箱的重力能够经传动支承结构限制后一个杠杆结构动力臂上移,从而在该浮体承载结构达到最大浮力前,其对应的杠杆结构能够承载更大的装运货箱重力,有效提升了船体结构货运总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货运量的船用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在船舶业的运输过程中,通常采用增加船运面积以及增大载重量来提升货运总量,一般为增大船的吃水体积(即船的水下体积)或采用为双体船等。
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大船的吃水体积,无法实现增大船运面积;而双体船,是指在两个分离的水下船体上部用加强构架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船舶”,两个船体内各设主机和推进器,通过连接两个船体的构架桥(称为连接桥),能够用于放置货物。但是,其主要是通过增大载重面积的方式来提升货运总量,仍需要两个具有额定载重量的船体来进行对重量的承载,无法提升船体的载重量。因此难以同时实现增加船运面积及增大载重量来提升船体的货运总量。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货运量的船用运输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同时增加船运面积及增大载重量来提升船体货运量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提高货运量的船用运输设备,其能够设置于一个船体结构,所述船体结构用于承载装运货箱;所述船体结构具有一个船体航进方向,且所述船体结构沿其船体航进方向的两侧壁分别固接有支撑架,每组所述支撑架的顶端面均形成有延伸装运甲板;所述船用运输设备包括:
若干个传动支承结构;若干个所述传动支承结构沿着所述船体航进方向延伸布置,且若干个所述传动支承结构均竖向滑动设于所述支撑架;所述传动支承结构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上下侧的外部;
位于所述支撑架上侧的所述传动支承结构固接有限位块;和
若干个浮体承载结构;若干个所述浮体承载结构分别一一对应固接于所述传动支承结构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下侧外部的一端;且所述浮体承载结构能够稳定浮于水面,并受到来自水面的浮力;和
一个基础承载结构,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侧;所述基础承载结构包括基础杠杆和基础承载板,所述基础杠杆转动设于一个所述传动支承结构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上侧外部的一端,用于形成杠杆;所述基础杠杆在位于所述传动支承结构的两侧端分别一一对应延伸形成基础动力臂和基础阻力臂;在所述延伸装运甲板固定设有基础定位座;所述基础动力臂在远离所述基础阻力臂的一端与所述基础定位座相连;所述基础阻力臂在远离所述基础动力臂的一端与所述基础承载板固接相连,所述基础承载板用于放置装运货箱;所述基础动力臂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基础阻力臂与所述基础承载板的延伸长度之和;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智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智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1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提高货运量的船用运输方法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