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车站处换乘通道的初支结构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100970.9 | 申请日: | 2021-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5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侯海林;程建平;侯海锟;王建岳;孙瑶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宋小光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车站 换乘 通道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车站处换乘通道的初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待施工的初支结构的设计位置沿预留口的边缘设计注浆位置点及注浆角度,使得依设计的注浆位置点及注浆角度施工的注浆加固范围覆盖待施工的初支结构的设计位置对应的加固范围;依据设计得到的注浆位置点及注浆角度进行注浆加固施工形成注浆加固区域;施工换乘通道并沿注浆加固区域的边缘施工临时初支结构;以及自施工好的换乘通道的内部向着预留口的方向拆除临时施工初支结构未与初支结构的设计位置相重合的部分,并依据初支结构的设计位置施工初支结构,从而完成初支结构的施工。本发明注浆效果好,施工安全性高,可满足注浆设计范围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通道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既有车站处换乘通道的初支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快速发展,为满足人民方便快捷乘车换站,通常在新老地铁车站之间设置换乘通道供人员换乘,换乘通道口一般是在车站结构施工过程中预留出换乘通道口,等待车站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成后在进行换乘通道的施工,部分换乘通道初支结构尺寸比车站内预留口大,在换乘通道注浆加固过程中,需要在车站主体结构上进行钻孔注浆,这样破坏了车站结构的整体性及自身防水,为车站结构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既有车站处换乘通道的初支结构的施工方法,解决现有在车站主体结构进行钻孔注浆而破坏车站结构的整体性及自身防水进而为车站结构的施工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车站处换乘通道的初支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既有车站对应换乘通道的位置留设有预留口,待施工的初支结构的设计位置对应位于所述既有车站的既有墙体的外侧,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依据待施工的初支结构的设计位置沿所述预留口的边缘设计注浆位置点及注浆角度,使得依设计的注浆位置点及注浆角度施工的注浆加固范围覆盖待施工的初支结构的设计位置对应的加固范围;
依据设计得到的注浆位置点及注浆角度进行注浆加固施工形成注浆加固区域;
施工换乘通道并沿注浆加固区域的边缘施工临时初支结构;以及
自施工好的换乘通道的内部向着预留口的方向拆除临时初支结构未与初支结构的设计位置相重合的部分,并依据初支结构的设计位置施工初支结构,从而完成初支结构的施工。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在施工初支结构时,采用在预留口的边缘进行呈一定倾斜角度的注浆加固施工,避免了在车站主体结构上进行钻孔注浆,避免了对车站主体结构的破坏,有效保证了车站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及自身防水性能,能够避免给车站结构的施工带来安全隐患。且初支结构的施工采用先沿着预留口的边缘向着换乘通道内施工临时初支结构,而后在反向破除临时初支结构并按照初支结构的设计位置施工初支结构,从而减小了倾斜注浆加固设计的注浆角度,能够降低施工难度,确保施工安全。
本发明既有车站处换乘通道的初支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对临时初支结构进行拆除施工之前,还包括:
沿临时初支结构的表面设计反向注浆点及反向注浆角度,以使得依设计的反向注浆点及反向注浆角度施工的反向加固范围覆盖所述注浆加固范围间的空隙;
依据设计得到的反向注浆点及反向注浆角度进行注浆加固施工形成反向加固区域。
本发明既有车站处换乘通道的初支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设计反向注浆点及反向注浆角度时,让反向注浆点及反向注浆角度对应的反向加固范围与对应的注浆加固范围有部分重合。
本发明既有车站处换乘通道的初支结构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设计注浆位置点及注浆角度时,让相邻两个注浆角度对应的注浆加固范围相交,让相邻两个位置点对应的注浆加固范围有部分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09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海绵块批量成型的高效热切割设备
- 下一篇:光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