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混凝土浇筑设备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100564.2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9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佟运辉;王拥军;王文超;孙文志;李海涛;王景华;杨跃飞;杨志才;郭祥斌;邹宇;郭景生;张明洲;敖日格乐巴图;鞠光;蒋士全;王宝健;张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地址: | 13200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混凝土 浇筑 设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混凝土浇筑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上端浇筑装置、侧壁浇筑装置、底端浇筑装置、底座推送装置和降噪音支撑装置。本发明属于隧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隧道混凝土浇筑设备及使用方法,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创造性应用在本发明中,减少混凝土与浇筑模具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将惠更斯原理创造性应用在本发明中,减少运输车辆在运输时产生的巨大杂音,利用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水泥墙壁的湿度,避免水泥墙壁由于未凝固而坍塌,将表面效应原理创造性应用在本发明中,将底座适当抬高减弱浇筑设备在导轨上的压力,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隧道混凝土浇筑设备效率低下,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混凝土浇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隧道混凝土浇筑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隧道越来越多;随着隧道衬砌质量及标准化施工要求不断提高,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隧道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向下端积压,导致混凝土与浇筑装置之间缝隙减小,设备与混凝土隧道墙壁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严重影响浇筑设备移动到下一个浇筑点的工作效率,且混凝土运送车在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运输车队产生噪声与振动,加快隧道上端的碎石掉落,甚至损坏路基,影响后续车队的前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混凝土浇筑设备及使用方法,将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创造性应用在本发明中,通过液体在高温物体表面蒸发出水蒸气气膜,减少混凝土与浇筑模具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摩擦力,实现方便浇筑模具移动的功能,将惠更斯原理创造性应用在本发明中,利用多孔弧形介质材料收音的原理,减少运输车辆在运输时产生的巨大杂音,实现减弱噪音防止碎石掉落砸伤下方工作人员的功能,利用温湿度传感器监测水泥墙壁的湿度,计算水泥凝固程度,避免水泥墙壁由于未凝固而坍塌,将表面效应原理创造性应用在本发明中,利用在浇筑设备底部产生气膜,将底座适当抬高减弱浇筑设备在导轨上的压力,又保证滚轮与卡合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提高浇筑装置移动速度的功能,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隧道混凝土浇筑设备效率低下,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隧道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上端浇筑装置、侧壁浇筑装置、底端浇筑装置、底座推送装置和降噪音支撑装置,所述底端浇筑装置与底座推送装置相连,所述侧壁浇筑装置与底端浇筑装置相连,所述上端浇筑装置与侧壁浇筑装置相连,所述降噪音支撑装置设于底座推送装置上;所述底座推送装置包括铝纤维吸音板、中间限位导轨、中间卡合滚轮、滚轮卡合槽、滚轮给动力电机、减摩擦滚珠、滚珠卡合槽、防尘盖板、铝纤维板卡合槽、减震弹簧、导轨连接板、基底连接板、基底板卡合块、基底板卡合槽、鼓风机、风机送气管、送气气囊和移动急停支架,所述铝纤维吸音板与降噪音支撑装置相连,所述中间限位导轨设于上端浇筑装置的下方,所述滚轮卡合槽设于中间限位导轨上,所述中间卡合滚轮卡合滑动设于滚轮卡合槽上,所述滚轮给动力电机与中间卡合滚轮相连,所述滚珠卡合槽设于中间限位导轨上,所述减摩擦滚珠卡合转动设于滚珠卡合槽上,所述减摩擦滚珠与中间卡合滚轮接触连接,所述防尘盖板设于铝纤维吸音板上,所述铝纤维板卡合槽设于降噪音支撑装置上,所述铝纤维吸音板卡合滑动设于铝纤维板卡合槽上,所述减震弹簧设于铝纤维吸音板上,所述导轨连接板与中间卡合滚轮相连,所述导轨连接板与铝纤维吸音板相连,所述基底连接板与导轨连接板相连,所述基底板卡合块设于基底连接板上,所述基底板卡合槽设于降噪音支撑装置上,所述基底板卡合块卡合滑动设于基底板卡合槽上,所述鼓风机设于基底连接板上,所述风机送气管设于鼓风机上,所述送气气囊设于风机送气管上,所述移动急停支架设于基底连接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100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