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圆片表面杂质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9517.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5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夏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1N21/9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尉敏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圆片 表面 杂质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晶圆片表面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晶圆片基座(600),所述晶圆片基座(600)底部固定连接基座电机(200);所述晶圆片基座(600)的两侧设置红外发射器(300)和红外接收器(400),所述红外发射器(300)和所述红外接收器(400)以相互对射的方向设置,且对射的红外线扫过所述晶圆片基座(600)上表面的上方;
还包括主控器(100)、数据选择电路(800)和杂质提示灯(500);
所述基座电机(200)与主控器(100)电性连接,并在所述主控器(100)控制下转动;所述红外发射器(300)与所述主控器(100)电性连接,并受所述主控器(100)控制启闭;
所述红外接收器(400)与所述数据选择电路(80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杂质提示灯(500)与所述数据选择电路(80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数据选择电路(800)包括第一JK触发器(810)和第二JK触发器(820);所述红外接收器(400)输出端与所述第一JK触发器(810)的第一脚口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JK触发器(810)的第三脚口和所述红外接收器(400)的输出端共同电性接入第二与门选择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二与门选择器的输出端电性接入所述第二JK触发器(820)的第五脚口;
所述红外接收器(400)的输出端还电性接入第二非门选择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非门选择器的输出端电性接入第二JK触发器(820);
所述第二JK触发器(820)的第七脚口和所述红外接收器(400)的输出端共同电性接入第一与门选择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与门选择器的输出端电性接入第一非门选择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非门选择器的输出端电性接入所述第一JK触发器(810)的第二脚口;
所述第二JK触发器(820)的第七脚口和所述红外接收器(400)的输出端共同电性接入第三与门选择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三与门选择器的输出端为所述数据选择电路(800)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JK触发器(810)和所述第二JK触发器(820)的脉冲信号输入端均与脉冲信号发生器(700)电性连接。
2.一种晶圆片表面杂质检测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片表面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晶圆片(900)被放置在所述晶圆片基座(600)上,所述主控器(100)控制所述基座电机(200)转动,所述基座电机(200)带动所述晶圆片基座(600)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晶圆片(900)转动;
步骤二:所述主控器(100)控制所述红外发射器(300)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接收器(400)接收红外线;所述红外接收器(400)在接收到所述红外线时输出高电平,在未接收到红外线后输出低电平;
步骤三: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700)定时向所述数据选择电路(800)输入脉冲信号;所述脉冲信号到来时,当所述红外接收器(400)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数据选择电路(800)被输入高电平;当所述红外接收器(400)输出低电平,所述数据选择电路(800)被输入高电平;
步骤四:所述数据选择电路(800)根据连续被输入的高电平数目来控制输出,从而控制所述杂质提示灯(500)的启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晶圆片表面杂质检测方法,其特行在于,所述步骤四还包括:
在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700)连续四个及四个以上的脉冲信号到达时刻的所述红外接收器(400)的输出端均输出为高电平时,所述数据选择电路(800)输出高电平控制所述杂质提示灯(500)亮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95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湖北贝母与蚕豆间作的生态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板材粘合剂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