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7319.0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聂俊国;王晓琳;杨春;杜献亮;王青;程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C02F1/72;C02F1/66;C02F1/56;C02F1/52;C02F1/44;C02F1/28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张一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处置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待处理的垃圾渗滤液依次经生化系统和膜系统处理,得浓缩液和待排水;
所述浓缩液经pH调节、混凝沉淀和过滤,得滤液和悬浮物;
所述滤液通入填充吸附树脂的吸附塔进行处理,得吸附产水;
所述吸附产水经第一催化氧化反应处理,达到排放标准,被所述吸附树脂吸附的有机物经脱附、第二催化氧化反应处理后回流至生化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为8-12;所述混凝沉淀的步骤为:加入絮凝剂,停留40-8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树脂为苯乙烯系吸附树脂、丙烯酸酯类吸附树脂或含吡咯烷酮基树脂中的一种;吸附塔内的处理条件为:吸附塔温度40℃,滤液通入所述吸附塔的流速为0.5-3BV/h,其中BV表示吸附树脂床的体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设置2个以上,当在其中一个吸附塔进行脱附操作时,其它吸附塔首尾串联用于吸附所述滤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中80-85%的有机物污染物被吸附树脂吸附,15-20%的有机物污染物透过吸附材料进入吸附产水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催化氧化反应或第二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为:反应温度120-150℃,反应压力0.2-0.5MPa,反应时间0.5-2h,同时通入质量浓度为20-30%的双氧水;所述催化剂为贵金属或贵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铂、钯、铑、银、钌或其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所述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载体为氧化铝、活性炭或硅藻土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脱附的条件为:采用质量浓度为10-15%的NaOH、质量浓度为15-20%的氨水溶液或甲醇作脱附剂;所述脱附剂的流速为0.5-2BV/h,脱附温度40-6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所述吸附树脂吸附的有机物经脱附、第二催化氧化反应处理后回流至生化系统的步骤中,通过控制双氧水的加入量,将有机物的降解率控制在40-60%。
10.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借助管线顺序连接的生化系统和膜系统,待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流经生化系统和膜系统,得浓缩液和待排水;
借助管线顺次连接的pH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过滤装置,所述浓缩液经与所述pH调节池、混凝沉淀池和过滤装置,得滤液和悬浮物;
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内填充有用于吸附有机物的吸附树脂,所述滤液经所述吸附塔处理得吸附产水;
第一催化氧化器,所述第一催化氧化器内填充负载有贵金属或其氧化物的载体,所述第一催化氧化器上设有用于通入所述吸附产水的第一进口、用于通入双氧水的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
第二催化氧化器,所述第二催化氧化器内填充负载有贵金属或其氧化物的载体,所述第二催化氧化器上设有用于通入所述吸附树脂脱附产物的第三进口、用于通入双氧水的第四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通过管线与所述生化系统的相应进口连通;
排水缓冲池,所述膜系统产生的待排水通过管线与所述排水缓冲池连接;所述缓冲池还与所述第一催化氧化器的第一出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73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反两面均可用的茶几
- 下一篇:一种塔吊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