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气轮胎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6864.8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健铭 |
主分类号: | B29D30/06 | 分类号: | B29D30/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十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1 | 代理人: | 梁伟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轮胎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凸设有若干个用于成型轮胎胎冠结构的花纹沟槽的第一凸起件,模具本体设有若干个用于成型轮胎胎冠结构的散热孔的第二凸起件;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合理,而且能够高效成型具有散热功能的轮胎胎冠结构,能够适用于具有散热功能轮胎胎冠结构的轮胎的大批量生产,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橡胶的粘弹特性,轮胎运行时的能量滞后损失会使橡胶生热,而橡胶越厚,橡胶的生热越高,且热量越难传导散发;轮胎温度升高,橡胶力学性能下降甚至降解失效,从而降低了轮胎的承载、耐久和高速性能,且会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因此轮胎的胎冠耐磨橡胶厚度不宜太厚;另一方面,胎冠橡胶的厚度关乎轮胎的磨耗,胎冠耐磨橡胶越厚,磨耗体积越大,轮胎耐磨里程越长,为了提升轮胎耐磨性能需要轮胎有更厚的胎冠耐磨橡胶;传统技术采用胎冠耐磨橡胶和低生热橡胶的双层组合的方式来降低轮胎胎冠的生热,但由于橡胶导热性能较差,仍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轮胎既具有高耐磨性能又能低生热的问题。
为了能够在具有高耐磨性能的同时解决轮胎生热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2020327544.X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轮胎胎冠结构,能够很好地降低轮胎的温度,能够在轮胎具有较多的胎冠耐磨橡胶体积的同时解决轮胎生热的问题,能够使轮胎在具有高耐磨性能的同时具有优异的承载、耐久和高速性能,能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高效成型所述具有散热功能的轮胎胎冠结构的模具,成为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充气轮胎模具,能够高效成型具有散热功能的轮胎胎冠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气轮胎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凸设有若干个用于成型轮胎胎冠结构的花纹沟槽的第一凸起件,模具本体设有若干个用于成型轮胎胎冠结构的散热孔的第二凸起件。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凸起件为花纹筋,第二凸起件为销钉,销钉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模具本体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销钉的立体形状为柱体或锥体,销钉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中的一种。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销钉的轴线与轮胎轴线或轮胎径线之间的夹角为0-20°。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销钉与花纹筋相接触或与花纹筋顶部凹形缺口相贯穿,销钉与带束层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mm。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销钉插入轮胎的一端为球冠形或椭球形。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模具本体包括胎冠模具、第一胎侧模具、第二胎侧模具,第一胎侧模具与第二胎侧模具分别设置于胎冠模具的两侧,胎冠模具、第一胎侧模具、第二胎侧模具相围形成匚字形结构,花纹筋凸设于胎冠模具上,销钉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销钉和/或至少一个第二销钉和/或至少一个第三销钉,各个第一销钉分别设置于胎冠模具上,各个第二销钉分别设置于第一胎侧模具上,各个第三销钉分别设置于第二胎侧模具上。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各个所述第一销钉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mm;各个第二销钉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mm,第一胎侧模具的径向顶部高于轮胎的带束层的最宽层,各个第二销钉分别设置于轮胎的带束层的最宽层所在的径向位置与第一胎侧模具的径向顶部之间;各个第三销钉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5mm,第二胎侧模具的径向顶部高于轮胎的带束层的最宽层,各个第三销钉分别设置于轮胎的带束层的最宽层所在的径向位置与第二胎侧模具的顶部之间;各个第一销钉、第二销钉、第三销钉的截面宽度均大于或等于2mm,各个第一销钉的长度分别为5mm至该第一销钉所处位置带束层以上胎面胶厚度的90%,各个第二销钉的长度分别为5mm至该第二销钉所处位置的轮胎宽度的1/2,各个第三销钉的长度分别为5mm至该第三销钉所处位置的轮胎宽度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健铭,未经王健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6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提醒功能的输液用悬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课堂教育互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