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羧酸还原酶重组质粒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96419.1 | 申请日: | 202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5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嘉;陶渊明;邹丽花;郑兆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5/53;C12N15/54;C12N1/21;C12N9/02;C12P7/18;C12R1/19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酸 还原酶 重组 质粒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通过将羧酸还原酶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得到,其中,所述羧酸还原酶重组质粒通过将羧酸还原酶基因和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基因连接到pRSFDuet-1载体上得到,所述羧酸还原酶基因为编码羧酸还原酶SrCAR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NO.3所示,所述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基因为编码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Bssfp的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NO.4所示;所述大肠杆菌细胞为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
2.一种生产羧酸还原酶SrCAR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并用IPTG诱导表达,诱导之后采用超声波破碎细胞,纯化后得到具有活性的羧酸还原酶SrCAR纯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在于,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时间6-9h,诱导温度25-35℃,IPTG浓度1-3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时间8h,诱导温度30℃,IPTG浓度1.5mM。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在制备1,2-丙二醇上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进行扩大培养以诱导表达羧酸还原酶并利用其催化葡萄糖生成1,2-丙二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64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