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即食饺子的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95411.3 | 申请日: | 2021-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8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 发明(设计)人: | 袁立新;袁伟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立新 |
| 主分类号: | A23L7/122 | 分类号: | A23L7/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即食 饺子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新的方便即食饺子生产方法,生产出来的饺子可开袋即食,或开水泡热后再吃;其主要特征是:一个食品袋包装一个饺子,经过熟化和灭菌处理;逐个单独包装熟化灭菌后的多个饺子配以调料、筷子或叉子放入一次性碗或袋中包装即为成品;饺子经上述方法生产可在常温下保存6‑12月,无需冷冻保存和运输,节约能耗,方便食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即食水饺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饺子是中国人古老的传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饺子是菜和饭的组合,营养又美味,深受各地老百姓喜爱,无论是日常三餐,还是逢年过节,大家都离不开饺子。但是饺子的制作相比一般的家常饭菜要复杂得多,要经过和面-揉面-擀面-制饺子皮-剁馅-和馅-包制-煮熟等工序才能品尝美味,费时费力,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市场急需一种方便即食饺子,满足大家开袋即食,或用开水一泡就能吃的要求;
总结以前中国专利网公开的方便饺子生产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无论生饺还是熟饺,因饺子皮软包装不易成形;包装后饺子互相粘连,影响美观和口感;饺子保质期较短,需要冷冻保存和运输,增加能耗,极不方便;专利号CN103238786 A提出了用真空塑料袋包装饺子再放到蒸笼中蒸制,对饺子进行熟化和灭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因为真空塑料袋不耐高温,蒸制过程中会破损,更重要的是蒸制过程中没有经过反压处理,真空塑料袋加热后出现袋子内外气压差还会胀破装饺子的袋子,真空失败最后导致饺子不能在常温下长期保存,只能冷冻保存、运输;另外饺子在抽真空的过程中会因为压力的作用挤压在一起形成粘连,严重影响饺子美观和口感。本发明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新的饺子生产方法,能够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做到饺子不粘连、不变形、常温保存6-12个月、可开袋即食或开水泡热后再吃。
本发明具体生产方法有以下两种:
生产方法一:
(一)、制作饺子
手工或机器制作生饺子,将制作好的生饺子逐个放入饺子专用托盘中,饺子不粘连、不堆叠;然后对放好的饺子进行保湿喷淋,确保生饺子湿润;
(二)、冷冻
将喷淋后的生饺子连同托盘放入冷冻柜进行冷冻,确保饺子保持原形;
(三)、逐个单独包装
将冷冻变硬后的饺子逐个放入耐高温食品蒸煮袋单独包装,一个袋子包装一个饺子;优选为抽真空包装,冷冻变硬的生饺子在抽真空的过程中会克服压力保持饺子原样,同时逐个单独包装能确保饺子不互相粘连、堆叠;饺子包装食品袋采用铝箔袋、塑料复合膜袋等耐高温可蒸煮食品袋;
(四)、熟化灭菌
将逐个单独包装的生饺子放入反压高温灭菌锅蒸汽或水浴灭菌20-30分钟,温度控制在耐高温包装袋承受的范围内,优选为控制在摄氏120度以内;灭菌的同时将饺子熟化,由于采用反压技术,单独包装的饺子不会胀袋漏气、变形,实践证明经反压高温灭菌锅处理后的真空包装食品灭菌彻底,可在常温下保质6-12月;
(五)、包装成品
熟化灭菌后的饺子仍然保持逐个单独包装状态,将多个单独包装的饺子放入一次性碗或袋中,配以不同的调料,叉子或筷子,机器封膜包装即为成品;保质期内可开袋即食,也可用开水泡热后再吃;
生产方法二:
(一)、制作饺子
手工或机器制作生饺子,将制作好的生饺子逐个放入饺子专用托盘中,饺子不粘连、不堆叠;然后对放好的饺子进行保湿喷淋,确保生饺子湿润;
(二)熟化;
将制作好的生饺子煮熟或蒸熟;
(三)、冷冻
将熟化后的饺子连同托盘放入冷冻柜进行冷冻,确保饺子保持原形;
(四)、逐个单独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立新,未经袁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5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空气再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