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扣式电池多层梯度放电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93924.0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王保军;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力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13/00;H02J7/00;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沈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73 | 代理人: | 沈祖锋 |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多层 梯度 放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多层梯度放电系统,包括进出料装置和放电机;进出料装置包括进料部和出料部;放电机包括放电平台、多个夹具盘和多个放电组件;放电平台包括左右布置的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具有多个前后布置的工位;夹具盘上开设有多个可容置多层扣式电池的通孔;料台上设第一、第二和第三推盘机构,用于推动夹具盘移动一个工位。放电组件与放电区一一对应,放电组件用于对相应的放电区上的夹具盘中的扣式电池进行放电。进料部用于将待放电电池自动传输至进料夹具盘中,出料部用于将已放电电池从出料夹具盘中取走。本系统能实现多层扣式电池的环向梯度放电及电池自动环向上下料,不仅结构简单,占地小,而且制造和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扣式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扣式电池多层梯度放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锂锰扣式电池行业,大部分企业在对电池进行放电时,采用的放电方式是单颗电池多工位恒阻放电。单层单颗恒阻定时放电通过工位放电,放电的行业要求一般以电池容量的3%-5%为宜。但是恒阻放电并不能准确的控制放电容量,而且放电容量的一致性差。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少量能够实现扣式电池多层梯度放电的装置,如CN105958106A公开了一种扣式电池的步进式预防电机,CN110716143A公开了一种双工位自动放电机,但这两些梯度放电机均为直线型梯度放电形式,导致占地面积较大。并且,CN105958106A实现多层扣式电池梯度放电的方式是设置多层框架,每层框架上设置单层料盘,再通过在相邻两层框架之间设置探针对中间层料盘进行放电,不仅结构复杂,且制造和运行成本较高。CN110716143A只公开了扣式电池通过多层料盘堆叠至上料叠放支架,再通过传动机构传输放电工位,最后输送至收料叠放支架。但料盘堆叠后,每层电池之间需串接才能实现多层扣式电池放电,该专利申请并未公开实现多层扣式电池放电的方式。
此外,在传统生产过程中,仅仅预放电步骤是通过机器完成,但是其他的步骤却需要人工来完成,如需要通过人工上下送取物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小且制造和运行成本低的扣式电池多层梯度放电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扣式电池多层梯度放电系统,包括进出料装置和放电机;
所述进出料装置包括进出料台和进出料机构,所述进出料机构包括安装架、进料部和出料部,所述安装架支撑于进出料台上;
所述放电机包括放电料台、多个夹具盘和多个放电组件;所述放电料台具有放电平台,所述放电平台包括沿平台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梯度放电区域和第二梯度放电区域,所述第一梯度放电区域沿平台前后方向分为多个大小和形状均相同的第一分区,所述第二梯度放电区域沿平台前后方向分为多个大小和形状均相同的第二分区,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且一一对应;
进料部和出料部靠近放电机的一端均伸入放电机中,放电平台与进料部伸入端对应的第一分区形成电池进料工位,其他第一分区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放电区;放电平台与出料部伸入端对应的第二分区形成电池出料工位,其他第二分区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放电区;所述进料部用于将待放电电池自动传输至电池进料工位上的夹具盘中,所述出料部用于将已放电电池从电池出料工位上的夹具盘中取走;
所述夹具盘上开设有多个与扣式电池匹配第三通孔,多个第三通孔呈阵列分布,所述第三通孔中可容置多个扣式电池,多个扣式电池沿第三通孔轴向方向依次堆叠设置;每个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均可容置一个夹具盘,当任意三个依次相邻的第一分区或第二分区上均具有夹具盘时,中间分区上的夹具盘与位于其前后分区上的夹具盘均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力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力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3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