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磷脂酰胆碱的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2901.8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贾玮;武希璇;张荣;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磷脂 胆碱 牛羊 乳掺伪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脂酰胆碱的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属于乳制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采用三氯甲烷:甲醇混合溶液从乳样中分离提得到取脂质成分;采用液相色谱所得脂质成分进行柱分离纯化,采用高通量质谱技术对纯化后的脂质成分进行信息采集得到脂质成分的峰表;对所得脂质成分的峰表中信息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以及化学计量分析,得到用于羊乳掺伪的差异磷脂酰胆碱作为标志物;将所得用于羊乳掺伪的差异磷脂酰胆碱进行定量分析,对待鉴别样品进行检测,实现牛羊乳掺伪鉴别。本发明具有高的可重复性和灵敏度,可用于小样本快速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且更快速的对牛羊乳样品进行掺伪鉴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制品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磷脂酰胆碱的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乳品是人们日常饮食中脂质的主要来源。由于膳食中脂质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对乳及乳制品的脂质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脂肪酸组成和总脂肪含量的研究。乳品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对健康有重要影响,高饱和脂肪酸的饮食习惯与代谢疾病的发生有关,所以目前研究者在不断试图降低饱和脂肪酸在乳品及其制品中的含量。乳品的脂质组成存在物种差异,小型反刍动物乳例如羊乳相比牛乳具有更高浓度的中链脂肪酸。乳品的乳脂肪球膜是乳脂球的磷脂和蛋白质包膜,已被证明可促进健康。乳脂肪球在牛乳中直径在15μm以上,在羊乳中的直径从0.53到8.58μm,其直径与乳脂肪球的脂质组成密切相关,尤其是与磷脂与甘油三酯的质量比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乳脂肪球膜对婴儿肠道和认知发育、癌症抵抗力、改善微生物组、增强对致病性细菌感染的抵抗力以及肥胖成人炎症状态的改善。乳脂肪球膜可以从脂肪酸和甘油合成甘油三酯和磷脂,而磷脂酰胆碱是乳品和乳腺组织的主要磷脂。但目前基于磷脂酰胆碱的牛羊乳研究依然处于空白。
目前鉴别牛羊乳掺伪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荧光光谱方法对小分子代谢物例如维生素及氨基酸进行检测,判断其在牛羊乳中的组成差异,但这种分析方法灵敏度可重复性低;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脂肪酸谱进行检测,判断其在牛羊乳中的组成差异,前处理复杂,需要进行加热等衍生化处理;或是基于酶联免疫法、电泳和质谱技术、对全乳样品、乳清或乳脂肪球膜的蛋白质大分子的构成差异进行检测,但蛋白质检测分析耗时长,所用生物试剂毒性较高,且所需原材料较多。所以,目前对于牛羊乳掺伪鉴别尚无一种快速简便,所用试剂毒性小,且重复性高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磷脂酰胆碱的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该方法具有高的可重复性和灵敏度,可用于小样本快速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且更快速的对牛羊乳样品进行掺伪鉴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脂酰胆碱的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包括:
1)采用三氯甲烷:甲醇混合溶液从乳样中分离提取得到脂质成分;其中,乳样包括生牛乳和生羊乳;2)采用液相色谱对步骤1)所得脂质成分进行柱分离,对步骤1)所得脂质成分进行纯化,采用高通量质谱技术对纯化后的脂质成分进行信息采集,得到脂质成分的峰表;3)对步骤2)所得脂质成分的峰表中信息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得到乳样中显著性表达脂质成分中的磷脂酰胆碱;对步骤2)所得脂质成分的峰表中信息进行化学计量分析,得到用于羊乳掺伪的差异磷脂酰胆碱作为标志物;4)将步骤3)所得用于羊乳掺伪的差异磷脂酰胆碱进行定量分析,用于待鉴别样品的检测,实现牛羊乳掺伪鉴别。
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三氯甲烷:甲醇混合溶液从乳样中分离提取得到脂质成分,具体包括以下操作:将体积比为1:2的三氯甲烷:甲醇混合溶液加入乳样中后涡旋混合,得到混合体系A,向所得混合体系A中加入三氯甲烷后涡旋混合,得到混合体系B,向所得混合体系B中加入水后涡旋混合,得到混合体系C,将所得混合体系C经冷冻离心,留取下层溶剂,过滤所得下层溶剂,得到脂质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2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