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甘油三酯的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91039.9 | 申请日: | 2021-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8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贾玮;张荣;武希璇;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甘油 牛羊 乳掺伪 鉴别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甘油三酯的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属于乳制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采用MTBE法对生牛乳和生羊乳进行分离提取,得到脂质成分;采用液相色谱分离结合高分辨质谱鉴定对所得脂质成分进行一级和二级数据轮廓采集,得到脂质成分的原始轮廓信息,然后进行格式转化后和校正处理得到脂质成分的平行分析数据信息,将所得平行分析数据信息与脂质结构数据库进行鉴定得到脂质成分的脂质分子矩阵;对所得脂质分子矩阵进行差异分析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得到用于羊乳掺伪的脂质生物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用于待鉴别样品检测,实现牛羊乳掺伪鉴别。本发明具有可重复、快速高效、高灵敏和低成本分析的优点,完善了牛羊乳掺伪检测技术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制品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甘油三酯的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羊乳因其低致敏性和高可消化性,可提供婴幼儿健康生长所需的大部分各种营养物质,从而被认为是一种高品质的乳源。但目前由于羊乳制品需求增加以及供应全球化,出现在羊乳制品中掺入同源性更高的动物源性产品的现象,其中最常见的是掺入低价值牛乳来降低生产成本。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羊乳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婴幼儿及成人的过敏风险。因此,建立一种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支持羊乳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大部分的掺伪行为采取的是在羊乳制品中掺入同源性更高的牛乳,这使得牛羊乳的掺伪鉴别难以鉴定。且目前鉴别牛羊乳品质的方法无论是传统的理化检验方法还是基于现代仪器分析的检测方法,都在代谢物水平、脂肪水平和蛋白水平。基于不同差异及不同检测水平,发展了不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采用荧光光谱方法对牛羊乳维生素及氨基酸差异进行检测;采用色谱及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牛羊乳脂肪酸的组成差异进行检测;采用质谱、电泳、酶联免疫法对蛋白质分子的构成差异进行检测。其中,传统的脂质提取分离法(Folch法)需要使用毒性较高的生物试剂,且原料的消耗量大,检测耗时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甘油三酯的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生牛乳和生羊乳掺伪鉴别的可重复、快速高效、高灵敏和低成本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完善羊乳和牛乳质量检测技术体系,保障乳制品市场规范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甘油三酯的牛羊乳掺伪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MTBE法,对乳样进行分离提取,得到乳样中的脂质成分;其中,乳样包括生牛乳和生羊乳;2)采用液相色谱分离结合高分辨质谱鉴定,对步骤1)所得脂质成分进行一级数据轮廓采集和二级数据轮廓采集,得到脂质成分的原始轮廓信息;3)对步骤2)所得脂质成分的原始轮廓信息进行格式转化后和校正处理,得到脂质成分的平行分析数据信息;将所得平行分析数据信息与脂质结构数据库进行鉴定,得到脂质成分的脂质分子矩阵;4)对步骤3)所得脂质分子矩阵进行差异分析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得到用于羊乳掺伪的脂质生物标志物;5)将步骤4)所得用于羊乳掺伪的脂质生物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用于待鉴别样品检测,实现牛羊乳掺伪鉴别。
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MTBE法进行分离提取,具体包括以下操作:①将乳样均匀分散于水中,得到混合体系A,向所得混合体系中加入体积比为1:5的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混合液后超声混合,得到混合体系B,向所得混合体系B中加入d7-TG,得到混合体系C;②将步骤①所得混合体系C经涡旋振荡后进行超声混合处理,得到混合体系D,将所得混合体系D经冷冻离心留取上清液A;③向步骤②所得上清液A中加入体积比为1:5的甲醇/甲基叔丁基醚混合液后重复步骤②两次,收集得到上清液B;将所得上清液B经氮吹干后得到乳样中的脂质成分,将所得乳样中的脂质成分与体积比为1:3的甲醇/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复溶,得到用于步骤2)进行液相色谱分离结合高分辨质谱鉴定的待测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1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UV光解烟罩
- 下一篇:一种纳米银线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