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90747.0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严竹军;姚伟;徐德刚;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R31/00;G01R31/387;B60L5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屠晓旭;宋宝库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故障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服务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车辆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辆无法及时检测休眠故障而使车辆供电不足,导致车辆启动失败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响应于接收到的故障分析请求,获取故障分析请求中车辆低压电池的荷电状态变化信息;根据荷电状态变化信息,分析车辆低压电池是否处于过放状态;若是,则判定车辆发生休眠故障;其中,故障分析请求是车辆设备在执行完锁车操作且检测到车辆的高压供电系统下电后输出的请求信息。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及时检测出车辆是否发生休眠故障,以便于维修人员和用户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因供电不足而导致车辆启动失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与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由于具备节省石油等能源以及减轻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通常安装有多个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以对汽车的各种功能进行管理,同时新能源汽车还具备车辆换电模式、远程升级、汽车召唤等功能从而使新能源汽车更具智能化,然而,这些数目繁多的功能以及ECU也带来了复杂的网络管理构架,发生硬件问题或者软件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某些硬件或者软件可能在汽车处于休眠状态时仍然保持唤醒,导致新能源汽车的低压电气系统持续过放而易受到损伤,并且使高压电气系统持续对低压电气系统持续供电以至于车辆供电不足,导致新能源汽车无法启动。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车辆故障的检测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发明,以提供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的车辆无法及时检测休眠故障而使车辆供电不足,导致车辆启动失败的技术问题的车辆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故障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故障分析请求,获取所述故障分析请求中车辆低压电池的荷电状态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荷电状态变化信息,分析所述车辆低压电池是否处于过放状态;若是,则判定所述车辆发生休眠故障;
其中,所述故障分析请求是车辆设备在执行完锁车操作且检测到所述车辆的高压供电系统下电后输出的请求信息。
在上述检测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根据所述荷电状态变化信息,分析所述车辆低压电池是否处于过放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低压电池的荷电状态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荷电状态阈值并且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
若是,则所述车辆低压电池处于过放状态。
在上述检测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判定所述车辆发生休眠故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内采用低压供电系统供电的每个负载设备的运行数据;
根据所述运行数据分析获取处于唤醒状态的异常负载设备;
获取所述异常负载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及所述故障分析请求中的车辆标识,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与所述车辆标识向车辆服务终端和/或车辆用户终端发送故障告警信息。
在上述检测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在“判定所述车辆发生休眠故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异常负载设备的运行数据,确定所述异常负载设备发生异常的原因;
根据所述异常负载设备发生异常的原因,获取所述异常负载设备的设备异常解除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未经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0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