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肿瘤治疗的双亲性分子自组装纳米药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90262.1 申请日: 2021-01-22
公开(公告)号: CN112675305B 公开(公告)日: 2023-05-23
发明(设计)人: 张卫;刘奔;赖毓霄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K41/00 分类号: A61K41/00;A61K45/06;A61K31/704;A61K9/14;A61P35/00;A61P35/02;C07H15/252;C07H1/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代理人: 范盈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肿瘤 治疗 双亲 分子 组装 纳米 药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双亲性分子自组装纳米药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公开了一种两亲性化合物,其为以肼基团修饰的有机光热剂和含羰基的抗肿瘤药物通过腙键进行偶联的偶联物。进一步地,公开了了一种纳米颗粒,所述的纳米颗粒由上述两亲性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获得。所述纳米颗粒具有抗肿瘤效果,本发明的纳米颗粒能够在肿瘤区域富集并解离,具有光热治疗和化疗的联合治疗协同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双亲性分子自组装纳米药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攻克癌症是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现在在癌症的治疗和预防上面有了一定进展,但是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处在急速上升状态,相关报告显示肺癌患者死亡率居于高达18.4%,在其后的是结直肠癌(9.2%),胃癌和肝癌均为8.2%;对于发病率,肺癌排在第一位,占癌症病例的11.6%,女性乳腺癌(11.6%),男性前列腺癌(7.1%),以及结直肠癌(6.1%),因此开发新的治疗手段尤为重要。目前癌症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性疗法以及化疗。手术切除顾名思义既以手术的方式切除肿瘤组织,但是切除后残余的肿瘤组织极易引起癌症的二次复发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放射性疗法主要以X射线杀伤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死亡,但是在杀伤肿瘤的同时,正常的机体器官和组织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害。化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单一的化疗手段药物的利用率低,极易产生耐药性问题,尤其是恶性肿瘤以及癌症晚期的患者。因此在临床上多采用联合治疗的手段,通过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抗肿瘤的效果,不同药物的抗肿瘤机制不一致,也可以尽可能的克制耐药性的产生。但是联合治疗没有解决化疗药物的固有缺点,比如大部分药物没有靶向肿瘤组织的功能,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作用于正常细胞,从而产生副作用。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研究学者将纳米技术应用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已经产生了很多具有良好性能的纳米材料用于抗癌药物的递送。由纳米材料构建的药物体系可以与多种配体、药物相结合,从而获得更高的靶向性和特异性,克服传统药物所引起的耐药机制,更为重要的是纳米体系可以借助被动或主动靶向,富集在肿瘤区域,降低正常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减少全身毒性。

无载体自组装纳米药物体系不需要纳米材料作为载体,依靠药物自身自组装形成纳米药物,理论载药率为100%,更加简单,高效。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提高药物利用率,减少药物浪费,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引入纳米载体而引起的生产成本增加、人体代谢困难等问题,降低纳米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

光热治疗是新兴的对癌症治疗的方式,大部分癌细胞比正常细胞耐高温的能力弱,利用高热可以引起癌细胞不可逆损伤,从而杀死癌细胞。通过激光照射能升温的物质称为光热剂,将光热剂富集在肿瘤区域则可以在局部产生高温,杀伤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肿瘤治疗的自组装纳米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两亲性化合物,其为以肼基团修饰的有机光热剂和含羰基的抗肿瘤药物通过腙键进行偶联的偶联物。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有机光热剂选自七甲川花菁类的有机光热剂,所述有机光热剂选自IR-780、IR-783、IR-808、IR-825、IR-1045、IR-1048、IR-1061、IR-26。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含羰基的抗肿瘤药物选自阿霉素、柔红霉素、阿柔比星、阿柔比星B、表阿霉素、伊达比星、吡柔比星、紫杉醇、多西他赛、福美坦、埃博霉素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以肼基团修饰的有机光热剂中的肼基团和含羰基的抗肿瘤药物中的羧基通过脱水反应形成腙键进行偶联。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肼基团修饰指以进行修饰,其中n为0、1、2、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90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