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载圆迹SAR对不同高度目标分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9664.X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常贵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1S7/41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载 sar 不同 高度 目标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圆迹SAR对不同高度目标分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圆迹SAR数据采集几何模型,以分析得到回波信号,回波信号为不同高度回波信号的混合信号;步骤二、通过灰度相关性算法对不同子孔径目标进行配准估算出其高度;步骤三、定义SAR投影矩阵,构建基于完备小波字典的稀疏成像方法,以得到不同高度目标的联合稀疏图像;步骤四、截取回波信号中不同高度的回波子块进行处理,得到不同高度的平面的目标图像;步骤五、通过实验仿真混合了不同高度目标的图像的回波数据,以验证步骤一到步骤四的有效性。本发明能够实现在非均匀环境下,保持算法性能,且可以有效降低运算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机载圆迹SAR对不同高度目标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SAR)实质上是一种微波传感器,SAR系统通常安装在机载或星载平台上,通过雷达发送电磁脉冲到地面上的特定感兴趣区域,并收集返回信号,通过成像算法生成地球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在军事探测,灾害调查,地形测绘等方面有重大应用价值。SAR的分辨能力的提高使得观测目标中更多的有用信息被发掘,尤其是人造物体(如房屋、街道、桥梁、车辆等)的细节特征更容易被提取,这使得SAR对城市地形的测绘成为可能。但传统的SAR是将三维场景映射到距离向和方位向上进行回波采集,然后在二维平面上成像,只能获得目标投影平面上的二维图像,丢失了高度向上的信息,不能反映观测物体的真实结构,而且SAR又通常在侧视模式下工作,受地形起伏影响大,使图像产生畸变,使图像存在层叠效应以及阴影效应。因此,如何获得高分辨率的三维成像成为当前SAR研究的重点。
如今SAR三维成像技术经过不断地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发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来获得目标场景三维信息。然而,该方法利用不同角度观测对配准后的像素进行三维位置的解算,对同一像素位置叠掩多个散射点的情况,只能求解合成散射中心的位置,只能获得表面三维信息,而不具有三维分辨能力。经过多国的大量研究,目前主要有两种SAR三维成像技术。分别是SAR层析成像技术和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技术。这两种技术通过多航迹或多天线进行多角度观测,从而形成高度向的合成孔径,以此获得对场景的三维分辨能力。然而这两种方法需要多次的观测结果,导致成像周期长,成像系统高度复杂,实际应用中难度大。1995年,美国学者 Knael. K提出了圆迹SAR(CSAR)成像探测理念,并进行了初步探索。CSAR是一种新兴的SAR成像模式,其具有很多特殊的优势。首先,CSAR成像中,雷达围绕观测场景作360°圆周运动,且天线波束中心始终指向观测场景,这使得CSAR能够实现亚波长量级的二维分辨率,其次,CSAR能够获得目标的全方位散射特性,可避免常规SAR中存在的目标遮挡、阴影等现象。因此CSAR在三维成像方面有研究的潜力。众所周知,CSAR具有单航迹,单通道的特点,并且CSAR具有获取目标三维图像的能力。与传统的三维成像方法相比,其具有数据量小,易于实现,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应用更为广泛的圆迹SAR三维成像方法,并能降低计算复杂度和存储内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算量较小、比较简单的圆迹SAR对不同高度目标分离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是一种机载圆迹SAR对不同高度目标分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圆迹SAR数据采集几何模型,以分析得到回波信号,回波信号为不同高度回波信号的混合信号;
步骤二、通过灰度相关性算法对不同子孔径目标进行配准估算出其高度;
步骤三、定义SAR投影矩阵,构建基于完备小波字典的稀疏成像方法 ,以得到不同高度目标的联合稀疏图像;
步骤四、截取回波信号中不同高度的回波子块进行处理,得到不同高度的平面的目标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96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