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圆管自动化送料及上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7266.4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居俞百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35/00;B65G4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制造 技术 圆管 自动化 料及 上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智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圆管自动化送料及上架装置,包括输送道,所述输送道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侧表面设置有转杆,所述支杆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支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杆,所述输送道远离支杆的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侧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的表面设置有槽轨,所述侧板远离输送道的一侧设置有支架,该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圆管自动化送料及上架装置,通过转杆与支杆的配合使用,限位杆与挡杆的配合使用,输送道与侧板的配合使用,转杆与连板的配合使用,可对圆管进行自动化间歇输送,圆管输送效果好,输送操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圆管自动化送料及上架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科技技术,可通过与机械设备结合,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运作,智能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工业产品的生产中,其中圆管类工业产品的等距加工,已经实现的智能制造加工,大大提高了圆管类产品加工的效率。但是圆管类产品在等距加工之后,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对圆管进行收集,并将圆管摆放在架子上,该操作过程会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体力,工作强度较高,圆管收集摆放较为麻烦,收集摆放的效率不高,会影响圆管生产加工的效率。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圆管自动化送料及上架装置,具备了可对圆管进行间歇性有序输送,圆管输送效果好,可对圆管进行自动化上架操作,圆管摆放效果好,操作过程简单,摆放操作效率高的优点,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圆管摆放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圆管自动化送料及上架装置,具备可对圆管进行间歇性有序输送,圆管输送效果好,可对圆管进行自动化上架操作,圆管摆放效果好,操作过程简单,摆放操作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圆管类产品在等距加工之后,收集上架操作不方便,工作轻度较高,圆管收集摆放的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可对圆管进行间歇性有序输送,圆管输送效果好,可对圆管进行自动化上架操作,圆管摆放效果好,操作过程简单,摆放操作效率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圆管自动化送料及上架装置,包括输送道,所述输送道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侧表面设置有转杆,所述支杆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支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杆,所述输送道远离支杆的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远离侧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的表面设置有槽轨,所述侧板远离输送道的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设置有齿轮一,所述固定轴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支板的一端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的内部设置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表面设置有齿块,所述齿块的表面设置有齿杆,所述支板的表面设置有齿条。
优选的,所述输送道靠近侧板的一端采用下坡式设计,下端与侧板相对应,输送道与限位杆对应的表面开设有槽口。
优选的,所述支杆采用U形设计,与输送道之间设计有复位件,转杆位于输送道的表面,与支杆之间采用同轴设计。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远离支杆的一端位于输送道表面槽口的内部,挡杆位于限位杆沿输送道输送方向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两个为一组,呈平行分布,位于同一侧板的内表面,连板位于同组中两个驱动杆之间,两端分别与两个驱动杆对应的相同位置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槽轨的表面采用凹槽设计,槽轨均匀分布在连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板均匀分布在支架的内部,与连板相邻的支板向支架的方向倾斜安装,下一个支板与上一个支板安装倾斜的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居俞百货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居俞百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7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风罩、电机
- 下一篇:多端口双向转换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