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化拉压杠杆夹紧模块、夹紧缸及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5510.3 | 申请日: | 2021-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3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新;魏山虎;蒋晔;尤士清;窦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辛得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普来可瑞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陈婷婷 |
地址: | 21514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化 杠杆 夹紧 模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化拉压杠杆夹紧模块、夹紧缸及夹紧装置,夹紧模块包括缸体、活塞杆、铰支座、杠杆压板及连杆,铰支座与缸体一体设置或者固设于缸体上,杠杆压板呈钝角L型,杠杆压板与铰支座铰接,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活塞杆和杠杆压板铰接,夹紧模块夹紧工件时,活塞杆承受拉力。该夹紧模块既解决了推力杠杆反向下压式夹紧模块的活塞杆因承受压力易产生弯曲变形,工作状态时支撑间距小,抵抗侧向力及偏心载荷能力差,进而引起的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而且由于铰支座固定设置在缸体上与缸体形成一整体结构,又全面解决了现有的拉力杠杆下压式夹紧模块缸体与铰支座分离而导致的安装调整使用不便与总体技术经济性能价格比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气动执行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化拉压杠杆夹紧模块、夹紧缸及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杠杆夹紧模块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推力杠杆反向下压式及拉力杠杆下压式两种。其中,前者应用量远大于后者。因为前者绝大多数为固定铰支座2’与缸体1’为一体或固连的集成化结构,如图1所示,其安装调整使用特别方便,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高。而后者目前尚未发现集成化结构的产品,即固定铰支座不是与缸体一体或固联在缸体上,而是设置在缸体之外,这就造成安装调整及使用极为不便,用户需要自行设计制造安装固定铰支座,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低。
然而,采用拉力杠杆下压式夹紧模块,相对于采用推力杠杆反向下压式夹紧模块具有两大技术优势:(1)拉力杠杆下压式夹紧模块的活塞杆工作时承受拉力,不容易产生弯曲变形,而推力杠杆反向下压式夹紧模块的活塞杆工作时承受很大压力,容易产生弯曲变形。(2)工作状态下,拉力杠杆下压式夹紧模块的活塞、活塞杆与相应约束孔形成的支撑间距S比推力杠杆反向下压式夹紧模块形成的支撑间距S’大得多。因此,拉力杠杆下压式夹紧模块的支承稳定性高,承受侧向力及偏载的能力强。
由于上述两大技术优势,拉力杠杆下压式夹紧模块的使用寿命与支承稳定性,要显著高于推力杠杆反向下压式夹紧模块。
但是,由于拉力杠杆下压式夹紧模块的固定铰支座与缸体是分离的,安装调整及使用极不方便,综合制造成本高,周期长,这就造成绝大多数用户会选择采用集成化结构的推力杠杆反向下压式夹紧模块,尽管其使用寿命及工作稳定性远远低于拉力杠杆下压式夹紧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铰支座于缸体集成为一体、且在夹紧工件时活塞杆承受拉力的集成化拉压杠杆夹紧模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成化拉压杠杆夹紧模块,包括缸体、活塞杆、铰支座、杠杆压板及连杆,所述铰支座与所述缸体一体设置或者固设于所述缸体上,所述缸体具有中空腔,所述活塞杆能够往复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中空腔中且部分地伸出在所述中空腔外,所述杠杆压板呈钝角L型,所述杠杆压板的一端部铰接在所述铰支座上,所述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杠杆压板相铰接,所述夹紧模块夹紧工件时,所述活塞杆承受的力为拉力。
优选地,所述夹紧模块具有夹紧状态与松开状态,当处于所述夹紧状态时,所述杠杆压板与所述铰支座的铰接处距所述缸体的前端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杠杆压板与所述连杆的铰接处距所述缸体的前端面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杠杆压板包括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端、与所述铰支座相铰接的支撑端及与所述连杆相铰接的施力端,所述夹持端和所述支撑端分别位于所述施力端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施力端位于所述杠杆压板的L型转角处。
优选地,所述杠杆压板包括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端和与所述连杆相铰接的施力端,所述夹紧模块具有夹紧状态和松开状态,当所述夹紧模块处于所述夹紧状态时,所述杠杆压板位于所述施力端至所述夹持端之间的部分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心线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辛得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普来可瑞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辛得利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普来可瑞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55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绝缘层颗粒材料的加工制造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阻旋喷淋环保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