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坎式弧菌噬菌体快速初步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4365.7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6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曾超海;蔡卓东;陈妃业;黎启明;戴小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湛江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C12N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328***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坎式 弧菌 噬菌体 快速 初步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坎式弧菌噬菌体快速初步分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培养基及试剂的准备;步骤2:菌液的培养;步骤3:水样的采集;步骤4:水样的处理;步骤5:裂解实验;步骤6:裂解圈透明度判定;本发明的坎式弧菌噬菌体快速初步分离方法能够快速高效,低成本初步分离坎式弧菌噬菌体,解决了取样少,初步分离噬菌体困难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坎式弧菌噬菌体快速初步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坎氏弧菌(V.campbellii)为弧菌属哈维弧菌群(V.harveyigroup)的重要成员,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可引起多种水生动物疾病,是水产养殖动物的致病菌之一,可引起鱼类、虾类和贝类的大量死亡,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人们逐渐重视起来。
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是一类寄生于螺旋体、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宿主中,且对生物有益而无害的病毒,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目前噬菌体产品因无污染无残留的性质,已被用于水产养殖中,而其高度的专一性,使得对于致病微生物具有很强的侵蚀裂解能力。有报道称,噬菌体产品对于养殖动物的治疗效果要优于抗生素,尤其是在治疗弧菌病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初步分离坎式弧菌噬菌体的方法,解决了取样少,初步分离噬菌体困难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初步分离坎式弧菌噬菌体的方法,解决了取样少,对于初步分离噬菌体困难的现象,以此作为基础,为以后优化分离噬菌体提供新思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株坎式弧菌噬菌体快速初步分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培养基及试剂的准备:LB液体培养基、0.75%LB固体培养基、1.5%LB固体培养基、1%LB固体培养基、0.85%-0.9%生理盐水;
步骤2:菌液的培养:将坎式弧菌以1%的量各接种于500mL的LB液体培养基和100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30℃,180r/min的恒温摇床中培养24h;
步骤3:水样的采集:用消毒后的水桶在养殖厂区附近的海边,养殖车间病灶池以及车间集苗池的污水排出口这三组各收集10L水,每组收集的水样又分为3个相同的组,作为平行试验组,减少实验误差或者缺失条件;
步骤4:水样的处理:将培养好的坎式弧菌菌液,分别倒入三组含水样的水桶中,同时倒入与菌液等量的LB液体培养基,于室内曝氧24h,氧气大小以氧气气泡刚刚冒出水面为准即可;培养完成后,在各桶中用10mL注射器收集10mL水样,通过0.22μm微孔滤膜过滤,收集滤液,反复过滤3次,从而能够初步的过滤收集到噬菌体;氧气曝气量的大小标准,一方面为了保证微生物正常的生长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另一方面防止氧气量过大,水溶液易溅出桶外;
步骤5:裂解实验:将培养好的100mL荧光弧菌培养液取出放置于超净工作台上,从中取出100μL均匀的涂布于1%LB固体培养基上,需涂干,再取10μL滤液滴于LB固体培养基中,开启风机吹干滤液水珠后,放置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6-18h;
步骤6:裂解圈透明度判定:用肉眼观察,出现明显透明圈为++,说明噬菌体有很强的裂解效果;出现较为模糊的透明圈为+,说明噬菌体具有裂解能力;没有透明圈为-,说明噬菌体是极微弱或无裂解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坎式弧菌噬菌体快速初步分离方法能够快速高效,低成本初步分离坎式弧菌噬菌体,解决了取样少,初步分离噬菌体困难的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株坎式弧菌噬菌体快速初步分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湛江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湛江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43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