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3851.7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峰;汪贤;付邦良;周志雷;金叶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磁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6;H01F41/0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孔令聪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器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感器件包括:磁芯,磁芯包括第一本体与分散于第一本体内的若干第一磁性粒子,第一本体由包括第一热固性树脂的材料制备得到;线圈绕组,套设于磁芯的外围;以及磁性包封件,磁性包封件包括第二本体与分散于第二本体内的若干第二磁性粒子,第二本体由包括第二热固性树脂的材料制备得到;第一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与第二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30℃;磁芯与磁性包封件的界面处具有由第一热固性树脂与第二热固性树脂交联形成的网络结构。上述技术方案的电感器件中,磁芯与磁性包封件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面,消除了磁芯与磁性包封件之间的界面效应,提升了电感器件的性能,有利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感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发展和相互融合,人类开始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在于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建立紧密的连接和信息互动,于是出现了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新的生活方式,并随着相关瓶颈技术的逐渐突破会出现智能交通(包括互联网汽车、智能停车等)、AI机器人、甚至迟早出现的AI机器人社会、农业与工业的智能化及相关的物联网。这些复杂的连接都有赖于硬件系统对信息的传递、通讯与处理,可以是信息的传送端,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端以及云端,智能化硬件的关键是芯片和相关的元器件。
其中的电感器件作为芯片周边的主要被动元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硬件系统,例如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电、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各种通讯终端及服务器等,其主要功能在于电磁信号及能量的转换、存储及滤波。传统的电感器件包括磁芯、线圈绕组和磁性包封件,制作上述电感器件时,通常先采用铁系金属合金软磁粉制作得到磁芯,之后将线圈绕组套设于磁芯的外围并预置在模具中,通过金属软磁粉末将线圈绕组内部及周边的空余空间填充并压制成型形成磁性包封件。采用上述制作方法得到的电感器件中,磁芯与磁性包封件之间存在界面效应,影响了电感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升电感器件的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感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电感器件,所述电感器件包括:
磁芯,所述磁芯包括第一本体与分散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的若干第一磁性粒子,所述第一本体由包括第一热固性树脂的材料制备得到;
线圈绕组,套设于所述磁芯的外围;以及
磁性包封件,所述磁性包封件包括第二本体与分散于所述第二本体内的若干第二磁性粒子,所述第二本体由包括第二热固性树脂的材料制备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与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30℃;
所述磁芯与所述磁性包封件的界面处具有由第一热固性树脂与第二热固性树脂交联形成的网络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电感器件中,第一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与第二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相差不大,因而可以同时对第一热固性树脂与第二热固性树脂进行固化处理,以在磁芯与磁性包封件的界面处形成网络结构,使得磁芯与磁性包封件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面,消除了磁芯与磁性包封件之间的界面效应,提升了电感器件的性能,有利于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与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的种类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与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独立选自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与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粒子与所述第二磁性粒子的种类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磁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磁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3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