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感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83851.7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峰;汪贤;付邦良;周志雷;金叶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磁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6;H01F41/0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孔令聪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 器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电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件包括:
磁芯,所述磁芯包括第一本体与分散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的若干第一磁性粒子,所述第一本体由包括第一热固性树脂的材料制备得到;
线圈绕组,套设于所述磁芯的外围;以及
磁性包封件,所述磁性包封件包括第二本体与分散于所述第二本体内的若干第二磁性粒子,所述第二本体由包括第二热固性树脂的材料制备得到;
其中,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与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30℃;
所述磁芯与所述磁性包封件的界面处具有由第一热固性树脂与第二热固性树脂交联形成的网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与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的种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与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独立选自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与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粒子与所述第二磁性粒子的种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粒子与所述第二磁性粒子独立选自羰基铁粉、还原铁粉、雾化铁粉、雾化Fe(100-x-y)SixCry粉、雾化铁基非晶软磁粉末、雾化铁基非晶纳米晶粉末、雾化铁硅铝合金粉末与雾化铁镍合金粉末的至少一种;其中,x=3.5~6.5,y=0.0~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占所述磁芯的质量分数与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占所述磁性包封件的质量分数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占所述磁芯的质量分数为2%~8%,所述第一磁性粒子占所述磁芯的质量分数为92%~98%;
所述第二热固性树脂占所述磁性包封件的质量分数为2%~8%,所述第二磁性粒子占所述磁性包封件的质量分数为92%~98%。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第一磁性粒子与包括第一热固性树脂的材料混合均匀,在小于所述第一热固性树脂的固化温度的条件下模压得到磁芯前体;
将线圈绕组套设于所述磁芯前体的外围,并将所述线圈绕组与所述磁芯前体共同预置于模具的型腔中;以及
将若干第二磁性粒子与包括第二热固性树脂的材料混合均匀,并填充于设置有所述线圈绕组与所述磁芯前体的模具的型腔中,之后模压成型,第一热固性树脂与第二热固性树脂共同固化之后得到电感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感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前体的密度为5.6g/cm3~6.5g/cm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感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压成型与固化的条件为:温度为120℃~200℃,压力为150MPa~350MPa,保压时间为30s~30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磁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磁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38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