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消融电极组件及脉冲消融导管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83844.7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洪光;熊庆文;谢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莫帅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消融 电极 组件 导管 | ||
1.一种脉冲消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100)和第二电极(200),两电极的相向端均为逐渐收缩的凸起(10),所述凸起的表面为弧形面,两电极的相向端之间设置绝缘层(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0)的表面为旋转曲面,所述旋转曲面的旋转母线为凸性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脉冲消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00)为球体结构,所述第一电极(100)的凸起(10)的表面为球冠面,所述第二电极(200)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电极(200)的端部设置外凸的外弧形面(20),所述外弧形面(20)的端部口沿通过外凸的内弧形面(30)与第二电极(200)内侧面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消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00)的凸起(10)的前段嵌入第二电极(200)端部的内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脉冲消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100)、第二电极(200)为中空管状结构,两电极的相向端分别设置外凸的外弧形面(20),所述外弧形面(20)在轴向上的端部口沿通过外凸的内弧形面(30)与电极内侧面平滑过渡,所述外弧形面(20)沿着轴向的投影高度大于或者等于内弧形面沿着轴向的投影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消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绕同一柱状空间的轴心线交替螺旋延伸,电极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者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脉冲消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嵌合在绝缘管的外壁,所述绝缘管外壁的螺旋状凸起形成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相向端之间的绝缘层。
8.一种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管身(400)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脉冲消融电极组件,导管管身(400)为可控弯管,电极组件固定在导管管身(400)的前端,所述第一电极(100)、第二电极(200)以及导管管身(400)共轴布置,所述第一电极(100)、第二电极(200)的导线(410)从导管管身(400)的中心孔引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管身(400)前段的外侧面上设置标测电极(4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任一所述的脉冲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融手柄(500),所述消融手柄(500)包括在轴向上可相对滑动的前手柄(510)以及后柄身(520),所述前手柄(510)上设置凹槽和/或凸缘(530),所述后柄身(520)设置凹槽和/或凸缘(530),所述前手柄(510)设置轴向通孔与后柄身(520)上的内孔连通,所述导管管身(400)的尾端与轴向通孔的端口沿固定,所述导管管身(400)内沿导管管身(400)轴向延伸的一根或多根拉线(540),在远端处,拉线(540)偏离于中心线而被固定到导管管身(400)内壁或者电极上,以能够施加弯曲力矩,而在近端处,拉线(540)穿过前手柄(510)的中心孔而被固定到后柄身的内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飞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38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取栓装置
- 下一篇:维生素D在制备调控巨噬细胞的药物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