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82762.0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7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焕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界通盛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16 | 分类号: | G06Q50/16;G06Q10/00;G06Q10/06;G06F21/31;G06F21/44;G06K9/00;G16Y10/80;G16Y20/40;G16Y40/10;G16Y40/30;G16Y40/40;G16Y40/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427000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小区 物业 服务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系统,属于物业管理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物业与业主在交房期间因为维修问题极易产生矛盾与冲突的问题,以及加强小区内的监控安全问题,包括服务器、维修模块、打卡模块、注册登录模块、储存模块、验证模块和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小区内的安全状况,所述监控模块包括录入单元、临时访问单元和摄像单元,所述录入单元用于录入小区内业主的人脸识别信息,并将业主的人脸识别信息发送到储存模块储存,通过监控模块监控小区内的安全状况,当信息比对成功时,将储存模块内的陌生人员信息进行加一处理,并对陌生人员进行警告,严重时可以报警处理,极大的保障了小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受全国经济的发展的不断的影响,百姓们的生活质量也就随之越加优越,对于物质方面的目前人们都将注意力集中的了房地产方面,所以对房屋的购买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对于不同地点的房价,不同楼盘的房价,价格相差较大,便宜的几十万,贵的甚至达到了上千万,对具有不同经济能力的人们都会有对应的房价区间。所以人们花多钱就会对居住环境、质量以及物业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多,希望能拥有一个舒心的、舒服的住宅环境。举例说明,人们所生活的楼盘小区的日常规章管理制度等综合因素都是衡量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对物业管理部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更好的小区管理工作,当然离不开一款好的计算机软件。因此,开发小区物业管理系统,是为了证明这一定是市场需求的。所以,开发小区物业管理系统,必须要考虑实际中的业务,希望提供给用户一个快捷、方便的操作,达到用户的需求。
物业与业主在交房期间因为维修问题极易产生矛盾与冲突,业主在收房后都非常希望可以尽快内将室内的质量问题维修完毕,避免耽误装修计划,大部分业主对于在一周至两周内维修完毕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超过两周甚至一月,将会产生极大的不满,这将会大大降低小区业主对物业评价,同时小区内的安全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系统,解决物业与业主在交房期间因为维修问题极易产生矛盾与冲突的问题,以及加强小区内的监控安全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小区物业服务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维修模块、打卡模块、注册登录模块、储存模块、验证模块和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小区内的安全状况,所述监控模块包括录入单元、临时访问单元和摄像单元;
所述录入单元用于录入小区内业主的人脸识别信息,并将业主的人脸识别信息发送到储存模块储存;
所述临时访问单元用于录入临时进入小区内人员的人脸信息,并将临时访问人员的人脸信息发送到储存模块储存,所述摄像单元用于控制小区内的摄像头采集小区内人员的图片信息,并将小区内人员的图片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小区内人员的图片信息,并对接收到的小区内人员的图片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注册登录模块用于业主通过业主客户端录入个人信息后进行注册登录,并将个人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注册登录模块传输的个人信息并将个人信息传输到验证模块,所述验证模块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个人信息,并对个人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维修模块用于维修小区内的建筑质量问题,所述维修模块包括登记单元、排序单元、销项单元和问题库。
进一步地,所述打卡模块用于物业员工进行上下班打卡,并将打卡记录发送至储存模块进行储存。
进一步地,服务器对接收到的小区内人员的图片信息进行处理,具体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1:获取储存模块内的人员人脸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界通盛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张家界通盛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827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转换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英语教学的多模态英语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