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扫描设备及其缝隙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9114.X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峰;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思锐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5 | 分类号: | G01B11/25;G01S17/89;G01S7/481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龙伟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设备 及其 缝隙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扫描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描设备及其缝隙检测方法。该扫描设备包括本体、至少两个相机以及至少一个光线投射器,至少两个相机以及至少一个光线投射器分别安装于本体上,至少一个光线投射器用于投射激光线;扫描设备用作检测缝隙时,至少一个相机用于采集缝隙数据,且扫描设备可通过改变相机的开启数量进行缝隙检测;扫描设备用作扫描时,至少两个相机用于采集被测物体数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同时具有缝隙检测功能、切换便利且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扫描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描设备及其缝隙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扫描仪设计较为小巧,也为称为手持式扫描仪,即使用者通过手部直接抓握便可使用进行相应扫描。
但现有的扫描仪在检测缝隙时需要使用单独的设备,通常为面差分析仪来进行检测;而扫描为大面积物体时,又要切换成传统扫描仪,切换繁琐,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同时具有缝隙检测功能、切换便利且效率高的扫描设备及其缝隙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扫描设备,包括本体、至少两个相机以及至少一个光线投射器,至少两个所述相机以及至少一个所述光线投射器分别安装于所述本体上,至少一个所述光线投射器用于投射激光线;
所述扫描设备用作检测缝隙时,至少一个所述相机用于采集缝隙数据;所述扫描设备用作扫描时,至少两个所述相机用于采集被测物体数据。
在本申请中,通过至少两个相机以及至少一个光线投射器的配合,使扫描设备在具备扫描功能的同时,还具备缝隙检测功能,且使用时无需繁琐的切换设备;当使用缝隙检测功能时,开启至少一个光线投射器及至少一个相机,光线投射器能够将光线投射于被测缝隙上,形成缝隙图像,再通过至少一个相机采集缝隙图像,将其发送至外部处理设备进行图像处理以获得所需缝隙数据;当使用扫描功能时,开启至少一个光线投射器及至少两个相机,光线投射器将光线投射于被测物体上,运用双目成像原理,通过至少两个相机采集光线的漫反射光,在将其采集的数据图像发送至外部处理设备进行数据图像处理,以获得被测物体所需三维数据;功能完备切换简单,无需通过繁琐的切换单独具有扫描功能的设备或者单独具有缝隙检测功能的设备来进行扫描、缝隙检测;从而节省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设备用作检测缝隙时,开启两个所述相机进行缝隙数据采集。
如此设置,使用两个相机进行缝隙检测能够提高缝隙检测数据的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描设备还包括辅助测量组件,所述辅助测量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用于辅助所述扫描设备相对被测缝隙转动。
如此设置,通过辅助测量组件能够增强操作稳定性,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避免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绕被测物体表面某一点去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使用者手的不稳定操作,使旋转轴心会随机变化,从而导致被测分析尺寸产生误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测量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定位件,所述定位件抵靠于所述被测物体表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另一端转动地与所述定位件连接,以辅助所述本体能够相对所述被测缝隙转动。
如此设置,使用者手持本体,将定位件按压固定于被测物体表面的某一处,再通过连接件绕定位件转动,即可实现稳定的旋转检测,操作简单且稳定性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的一侧内凹形成弧形凹部,且所述凹部的两端分别能够抵靠于所述被测物体表面;所述定位件的另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思锐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思锐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9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