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酿酒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共培养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和发酵豆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77288.2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5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梁廷银;王宏;陈鹏;余际国;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N1/20;A23K10/37;A23K10/12;C12R1/865;C12R1/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郑颖颖 |
| 地址: | 10110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酿酒 酵母菌 酸乳 杆菌 培养 制备 方法 应用 发酵 豆粕 | ||
1.一种酿酒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共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酿酒酵母菌种子培养液和嗜酸乳杆菌种子培养液,分别经过菌种活化和两级扩大培养得到;
将酿酒酵母菌种子培养液接种至基础底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生物量为120~140g/L,持续添加第一补料培养基进行补料培养,得到生物量为240g/L以上,活菌数为10~15亿CFU/ml的酿酒酵母菌高密度种子培养液;
将酿酒酵母菌高密度种子培养液接种至发酵底糖液体培养基中发酵至pH和残糖量符合预设条件时,持续以动态速率添加第二补料培养基,控制溶氧量稳定在第一预设范围,pH稳定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进行补料发酵,得到生物量为300g/L以上,活菌数为15~20亿CFU/ml的酿酒酵母菌高密度发酵菌液;
在酿酒酵母菌高密度发酵菌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1~3%的发酵底糖液体培养基,并持续添加乳清粉培养基至体积分数为8%~15%;接种体积分数为1~5%的嗜酸乳杆菌培养液,在第二pH下无氧发酵,得到高密度无氧发酵菌液;
在高密度无氧发酵菌液中添加体积分数为5%~8%的糖蜜乳清粉培养基,并与固体培养基以重量份数比为1:0.4~1:1混合,制粒后固态无氧发酵,得到固态无氧发酵产物;
将所述固态无氧发酵产物在50~60℃下,处理1~2h,使酿酒酵母菌和嗜酸乳杆菌自溶,得到酿酒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共培养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共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10~30%,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5.1~5.5;所述第二补料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的物质:葡萄糖20~30%,糖蜜30~60%,尿素1~2.5%,生物营养素0.1~0.3%,七水硫酸镁0.05~0.20%,无水氯化钙0.008~0.015%,磷酸二氢钾0.05~0.15%,硫酸锌0.01~0.05%,消泡剂0.02~0.04%,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酿酒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共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持续以动态速率添加第二补料培养基,控制溶氧量稳定在第一预设范围,pH稳定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步骤具体包括:
当pH低于5.1时,补加氨水;
当pH高于5.5时,调高第二补料培养基的添加速率;同时调整搅拌转速,使溶氧量维持在1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共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和残糖量符合预设条件包括:所述pH降至最低并开始回升,且所述残糖量低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共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清粉培养基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组成:乳清粉20~30%,玉米浆干粉2~4%,生物营养素0.5~1.5%,碳酸钙0.01~0.05%,磷酸氢二钾0.05~0.1%,余量为水,pH为6.0~6.4;所述糖蜜乳清粉培养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物质:糖蜜50~60%,乳清粉10~20%,玉米浆干粉0.3~0.9%,生物营养素0.2~0.4%,磷酸二氢钾0.05~0.2%,余量为水,pH为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共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酸乳杆菌培养液由所述嗜酸乳杆菌种子培养液经过种子罐扩大培养所得,活菌数为40~100亿CFU/ml;所述第二pH为5.0~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酿酒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共培养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无氧发酵菌液中,酿酒酵母菌的活菌数为10~20亿CFU/ml,嗜酸乳杆菌活菌数为50~100亿CFU/ml;所述固态无氧发酵产物中酿酒酵母菌活菌数为4~8亿CFU/g,嗜酸乳杆菌活菌数为40~80亿CFU/g,酸溶蛋白含量为35~45%。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所得酿酒酵母菌与嗜酸乳杆菌共培养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英惠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72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