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旦化高强中模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75708.3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东;吕春祥;安锋;周普查;于毓秀;滕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F9/22 | 分类号: | D01F9/22;D01F11/14;D01F11/12;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旦化 高强 聚丙烯 碳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用聚丙烯腈粉末与有机溶剂混合制备得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
S2: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挤出,经过空气层,进入温度为0℃~-50℃的非水溶剂凝胶浴后被正牵伸,得到初生纤维;
S3:将初生纤维萃取、水洗后在40℃、60℃、80℃进行多级热水牵伸、干燥致密化、上油后,制备得到原丝;
S4:将得到的原丝预氧化、500℃~800℃碳化、1100℃~1600℃碳化、电化学处理、水洗、上浆以及干燥收卷;
其中,步骤S2中非水溶剂凝胶浴与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的温差为60℃~80℃;
步骤S3中,将得到的初生纤维在非水溶剂凝胶浴中萃取,得到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不大于16wt%;继续水洗降低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至≤0.5wt%;
步骤S4中,将得到的原丝分别在180℃、200℃、217℃、240℃、253℃进行预氧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聚丙烯腈粉末的分子量为12万~60万,所述聚丙烯腈粉末的目数小于100目,所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的粘度为40Pa.s~150Pa.s;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以及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的粘度为70Pa.s~120Pa.s。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非水溶剂为:(1)凝固点≤-50℃、沸点≥40℃;(2)20℃粘度≤2.4mPa.s;(3)能与有机溶剂以任意比互溶;(4)不溶解聚丙烯腈基纤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非水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非水溶剂凝胶浴为非水溶剂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且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wt%~70wt%。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wt%~60wt%。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原丝的直径为13μm~15μm,拉伸强度不小于560Mpa,杨氏模量高于14GPa,表面光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预氧丝牵伸率为1~1.2,预氧化的应力为≥15Mpa,得到的氧化丝密度为1.34g/cm3-1.41g/cm3;500℃~800℃碳化时牵伸率为1~1.24;1100℃~1600℃碳化后得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直径为7±0.2μm,密度为1.77g/cm3-1.81g/cm3。
10.一种粗旦化高强中模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直径为7±0.2μm、密度为1.77g/cm3-1.81g/cm3、拉伸强度为5.0GPa~5.7GPa、杨氏模量为290~320G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570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丝杠支撑及限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