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断路器用固封极柱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70785.X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2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屠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益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69/00 | 分类号: | H01H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断路 器用 固封极柱 生产工艺 | ||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真空断路器用固封极柱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为:步骤一、对真空灭弧室表面进行打磨;步骤二、清洗真空灭弧室表面,晾干;步骤三、涂覆偶联剂一并干燥;步骤四、装模注入硅橡胶;步骤五、脱模;步骤六、对硅橡胶表面进行打磨;步骤七、再次清洗;步骤八、加热;步骤九、涂覆偶联剂二;步骤十、装模注入环氧树脂绝缘材料包覆后,脱模后转移加热,得到固封极柱。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对真空灭弧室和硅橡胶表面进行打磨,之后依次包覆硅橡胶和环氧树脂绝缘材料,这样能够增大硅橡胶和陶瓷壳体之间以及环氧树脂绝缘材料与硅橡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增强两两材料之间的结合力,降低材料之间出现间隙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用固封极柱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输变电领域,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畅通,电力设备上相与相之间的绝缘以及相与地之间的绝缘成为了关键点。
而现有的固封极柱所采用的绝缘层粘结技术,就是根据真空灭弧室的结构在其陶瓷壳体表面先包覆弹性硅橡胶,之后再在硅橡胶外包覆环氧树脂绝缘材料。
然而,由于陶瓷壳体、硅橡胶和环氧树脂绝缘材料两两材料之间的物理特性差异非常大。在陶瓷壳体外包覆弹性硅橡胶时和在弹性硅橡胶外包覆固化后成固体的环氧树脂时,两两材料之间的界面很容易出现间隙和粘结不牢的现象。从而容易造成真空灭弧室中高压对地出现击穿现象,甚至会出现严重的电力事故。
因此,这一直是固封极柱生产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固封极柱的三种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真空断路器用固封极柱的生产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真空断路器用固封极柱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断路器用固封极柱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真空灭弧室表面进行打磨;
步骤二、利用有机溶剂对真空灭弧室表面进行清洗,清洗后晾干1~2h;
步骤三、在真空灭弧室表面涂覆偶联剂一,并置于40~60℃环境中干燥0.5~1.5h;
步骤四、待干燥后,将真空灭弧室装入模具一中,并注入熔融的硅橡胶对真空灭弧室进行包覆;
步骤五、待硅橡胶硫化成型后进行脱模;
步骤六、对真空灭弧室外的硅橡胶进行打磨;
步骤七、利用有机溶剂对硅橡胶进行清洗;
步骤八、将清洗后的真空灭弧室置于140~160℃环境中加热1~3h;
步骤九、取出真空灭弧室后,在硅橡胶的表面涂覆偶联剂二;
步骤十、将涂覆有偶联剂二的真空灭弧室装入140~150℃模具二中,注入熔融的环氧树脂绝缘材料进行包覆, 待填充满模具二后加热保压30~50min,之后脱模转移至120~140℃环境中二次固化8h以上,得到成品固封极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真空灭弧室的陶瓷壳体外表面进行打磨,再包覆硅橡胶。以及将硅橡胶的外表面进行打磨,再包覆环氧树脂绝缘材料,这样能够增大硅橡胶和陶瓷壳体之间以及环氧树脂绝缘材料与硅橡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增强两两材料之间的结合力,降低两两材料之间出现间隙的可能性。
另外,每次打磨后用有机溶剂清洗真空灭弧室的表面,这样能够避免杂质停留在陶瓷壳体或硅橡胶的表面,而影响硅橡胶和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的包覆效果。
优选的,步骤一中,将真空灭弧室与一转动轴一同轴固定,进行旋转,利用金刚石锉刀抵接真空灭弧室表面,并沿着真空灭弧室的轴向进行移动打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真空灭弧室与一转动轴一进行固定,这样转动轴一能够匀速带动真空灭弧室转动,从而有利于真空灭弧室的陶瓷壳体表面能够均匀地被打磨到,从而有利于保证硅橡胶与陶瓷壳体整体结合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益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慈溪益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70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