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6356.5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汪水兵;刘桂建;张红;洪星园;朱森;秦志勇;杨鹏;包翔;卫尤文;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D7/04 | 分类号: | F28D7/04;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甘春燕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处理 余热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多个盘管,所述盘管两端的管口均为水平设置,且其中一端较短,所述盘管的两端均处于同一高度,且盘管管口较短的一端固定插接有连接管,所述盘管的两侧均平行固连有插杆和套管,所述插杆和套管相匹配,所述插杆和套管分别与盘管的顶部和底部相靠近;本发明通过设有挡块,连接盘管时,当插杆与挡板接触时,拧动T形管,使挡块插入套管与插杆的间隙内,在过程中,插杆拉动梯形转板向挡块所在方向运动,使得梯形转板与条形孔紧密地卡接在一起,接着将高温气体通入盘管内对输送管道加热,而末端的盘管在连接导管后即可为工厂提供相应的暖气,实现了对高温废气的合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废气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在有机废气处理时普遍采用的是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处理法、催化燃烧法、催化氧化法、酸碱中和法、等离子法等多种原理,一般推荐使用等离子法,因为低温等离子法具有去除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点,然而有的有机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高温废气,将经过处理吸收的废气排入大气中,仍然会造成高温污染,影响周围环境。
目前,在一些寒冷地区,一些输送管道裸露在空气中,在低温环境下,这些管道很容易冻裂损坏,而要将工厂处理后的含有高热量的废气用来对管道进行加热需要用到盘管,而盘管的长度是固定的,因此无法根据输送管道的长度进行改变,从而加大了对高温废气利用时的难度,进而造成热量的损失。
因此,发明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其能够将有机废气进行回收,用来对生产过程中的输送管道进行加热保暖,同时为工厂提供相应的暖气,从而实现对有机废气中热量的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多个盘管,所述盘管两端的管口均为水平设置,且其中一端较短,所述盘管的两端均处于同一高度,且盘管管口较短的一端固定插接有连接管,所述盘管的两侧均平行固连有插杆和套管,所述插杆和套管相匹配,所述插杆和套管分别与盘管的顶部和底部相靠近,且盘管两侧的插杆和套管分别位于相反的位置;
所述插杆靠近自由端的表面沿两端方向开设有多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铰接有梯形转板,且梯形转板的铰接点与插杆的自由端相靠近,所述梯形转板远离收纳槽的一侧向靠近插杆自由端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梯形转板与收纳槽相对的一侧固连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与收纳槽固连,所述套管靠近盘管一端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条形孔,且多个条形孔分别与多个梯形转板相匹配;
所述插杆上螺纹套接有T形管,所述T形管靠近梯形转板一端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挡块,所述挡块越靠近梯形转板其直径越小,且挡块的最小直径小于套管的内径,挡块的最大直径大于套管的内径;所述套管内固连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条形孔靠近盘管的一侧,且挡板远离盘管的一侧为凹面设计。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滑动套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顶部和底部的内壁上均固连有滑块,滑块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管管壁上开设有滑槽,且滑块的底部位于滑槽中,所述连接管上套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位于第一套环和盘管之间,所述盘管管口较长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管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套环远离盘管的一侧固连有密封圈。
优选的,多个所述盘管之间能够通过插杆与套管、连接管与另一个盘管的另一端相互插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套管上滑动套接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内侧固连有多个梯形压块,多个所述梯形压块分别位于多个条形孔中。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自由端为弧面设计,且插杆的自由端与挡板的凹面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6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包生产用箱包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毒用次氯酸消毒液的电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