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66356.5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汪水兵;刘桂建;张红;洪星园;朱森;秦志勇;杨鹏;包翔;卫尤文;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8D7/04 | 分类号: | F28D7/04;F28F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甘春燕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处理 余热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盘管(1),所述盘管(1)两端的管口均为水平设置,且其中一端较短,所述盘管(1)的两端均处于同一高度,且盘管(1)管口较短的一端固定插接有连接管(2),所述盘管(1)的两侧均平行固连有插杆(3)和套管(4),所述插杆(3)和套管(4)相匹配,所述插杆(3)和套管(4)分别与盘管(1)的顶部和底部相靠近,且盘管(1)两侧的插杆(3)和套管(4)分别位于相反的位置;
所述插杆(3)靠近自由端的表面沿两端方向开设有多个收纳槽(5),所述收纳槽(5)内铰接有梯形转板(6),且梯形转板(6)的铰接点与插杆(3)的自由端相靠近,所述梯形转板(6)远离收纳槽(5)的一侧向靠近插杆(3)自由端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梯形转板(6)与收纳槽(5)相对的一侧固连有第一弹簧(7),且第一弹簧(7)与收纳槽(5)固连,所述套管(4)靠近盘管(1)一端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条形孔(8),且多个条形孔(8)分别与多个梯形转板(6)相匹配;
所述插杆(3)上螺纹套接有T形管(9),所述T形管(9)靠近梯形转板(6)一端的表面转动套接有挡块(10),所述挡块(10)越靠近梯形转板(6)其直径越小,且挡块(10)的最小直径小于套管(4)的内径,挡块(10)的最大直径大于套管(4)的内径;所述套管(4)内固连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位于条形孔(8)靠近盘管(1)的一侧,且挡板(11)远离盘管(1)的一侧为凹面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上滑动套接有第一套环(12),所述第一套环(12)顶部和底部的内壁上均固连有滑块(13),滑块(13)对应位置的所述连接管(2)管壁上开设有滑槽(14),且滑块(13)的底部位于滑槽(14)中,所述连接管(2)上套接有第二弹簧(15),且第二弹簧(15)位于第一套环(12)和盘管(1)之间,所述盘管(1)管口较长一端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16),所述环形槽(16)与管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套环(12)远离盘管(1)的一侧固连有密封圈(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上滑动套接有第二套环(18),所述第二套环(18)的内侧固连有多个梯形压块(19),多个所述梯形压块(19)分别位于多个条形孔(8)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盘管(1)之间能够通过插杆(3)与套管(4)、连接管(2)与另一个盘管(1)的另一端相互插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的自由端为弧面设计,且插杆(3)的自由端与挡板(11)的凹面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压块(19)的斜面与梯形转板(6)的斜面相互平行,且梯形压块(19)能够与梯形转板(6)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用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6)的深度小于第二弹簧(15)的最大形变量,且环形槽(16)与第一套环(12)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63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包生产用箱包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毒用次氯酸消毒液的电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