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预贮调控采后猕猴桃糖转化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62866.5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4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荣;张维;李高阳;李玉阳;张菊华;苏东林;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B7/04 | 分类号: | A23B7/04;A23B7/144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陈晖 |
| 地址: | 41012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调控 猕猴桃 转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预贮调控采后猕猴桃糖转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猕猴桃进行低温预贮藏;使用催熟剂进行催熟。本发明基于低温预贮藏结合外源乙烯催熟调控猕猴桃品质,具有操作简便、环保健康、无污染、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贮藏领域,涉及一种低温预贮调控采后猕猴桃糖转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猕猴桃是典型的呼吸越变型果实,在成熟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乙烯,乙烯在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果实成熟衰老的启动因子。因此,猕猴桃需要在未达到生理成熟的状态下进行采收。乙烯利作为替代乙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于采后果蔬上市前的催熟。采用乙烯利对猕猴桃进行催熟,可使其快速成熟进入可食阶段,属于营养物质的快转化过程。部分研究表明外源乙烯催熟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实的风味产生不良影响,外源乙烯催熟会减少水果的风味化合物以及糖含量,影响其食用品质。
猕猴桃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在成熟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乙烯,乙烯在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果实成熟衰老的启动因子。因此,猕猴桃需要在未达到生理成熟的状态下进行采收。乙烯利作为替代乙稀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于采后果蔬上市前的催熟。采用乙烯利对猕猴桃进行催熟,可使其快速成熟进入可食阶段,属于营养物质的快转化过程。部分研究表明外源乙烯催熟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实的风味产生不良影响外源乙烯催熟会减少水果的风味化合物以及糖含量,影响其食用品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乙烯催熟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乙烯催熟技术的不足,采用低温预贮加乙烯催熟,提高猕猴桃的可食用性,保持营养品质。最终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环保、催熟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调控猕猴桃代谢途径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预贮调控采后猕猴桃糖转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猕猴桃进行低温预贮藏;
S2、使用催熟剂进行催熟。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的,所述猕猴桃为新鲜的,大小均匀、无病虫害、成熟度一致的猕猴桃。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的,所述低温预贮藏具体为:将猕猴桃放入温度为12℃以下的冷库贮藏7天以下。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的,所述低温预贮藏的温度为4℃~8℃,时间为3天~5天。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的,所述低温预贮藏的温度为4℃,时间为3天。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的,所述低温预贮藏猕猴桃在放入冷库之前要使用泡沫箱分装并且盖上盖子。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的,所述冷库温度波动在±2℃。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猕猴桃在进行外源乙烯催熟时选用催熟温度为室温。
上述的方法,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催熟剂为乙烯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预贮调控采后猕猴桃糖转化的方法,通过对新鲜的猕猴桃进行初级分选、低温预贮藏、外源乙烯催熟即可提高外源乙烯催熟猕猴桃营养品质,有利于使猕猴桃果肉色泽更加诱人、风味以及口感更佳。本发明基于低温预贮藏结合外源乙烯催熟调控猕猴桃品质,具有操作简便、环保健康、无污染、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可用于商业化的猕猴桃采后后熟过程,对于提高新鲜猕猴桃的营养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28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使用微创双通道变径扩张鞘及其套件
- 下一篇:镜片、镜头及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