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061548.7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椿云;熊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3 | 代理人: | 梁青松 |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汽车 高频 谐振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所述的高频谐振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降噪管和第二降噪管;所述的第一降噪管上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上设置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的第一降噪管的一端与第一隔板形成一级降噪腔;所述第一降噪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形成二级降噪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的一端与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形成三级降噪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另一端与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形成四级降噪腔。其优点表现在:通过各个层级的降噪腔进行降噪,使得气流的降噪具有车层次感,达到降低1k4kHz频段的噪音,提高整车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
背景技术
进气管是汽车进气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进气管的进气端固定于汽车车身的前横梁上,另一端通过空气滤清器与发动机相连。当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发动机内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为了降低噪音,市面上出现较多的降噪结构。然而,传统的消音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现有技术中的降噪结构消除频率为5000-8000HZ的进气噪音以及消除进气系统的辐射噪音。根据测试,G01车型整车加速噪音在5000-8000HZ的频段并无异常噪音,且无辐射噪音;反而在1000-4000HZ频段存在严重的“whoosh”声,并在车内能明显听到,影响整车品质。
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916548.5,申请日20160823,专利名称为:一种集成高频谐振腔的空气滤清器,公开了一种集成高频谐振腔的空气滤清器,包括:空气滤清器本体、高频谐振腔。所述的空气滤清器本体包括上壳、下壳和滤芯组成,上壳和下壳通过滤芯密封圈进行密封。在空气滤清器的上壳内设有若干卡扣孔和滑槽。所述的高频谐振腔外壁设有若干卡扣和滑板,卡扣与卡扣孔配合连接,滑板与滑槽配合连接。所述的高频谐振腔装入空气滤清器的上壳内,所述的滑板与滑槽对应滑动配合,发挥导向作用,同时,所述的卡扣与卡扣安装孔对应配合卡接,防止松脱。
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集成高频谐振腔的空气滤清器,通过在空气滤清器壳体内集成高频谐振腔,阻隔高温高压气体对高频谐振腔造成直接冲击,降低多阶段频率进气噪声、辐射噪声,且节约机舱空间,制作成本低廉,从而提高汽车舒适性并降低成本的。但是关于一种达到降低1k4kHz频段的噪音,提高整车品质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达到降低1k4kHz频段的噪音,提高整车品质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而关于这种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达到降低1k4kHz频段的噪音,提高整车品质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结构的汽车进气高频谐振腔,所述的高频谐振腔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安装有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降噪管和第二降噪管;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位于第一降噪管的一端;所述的第一降噪管上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上设置有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的第一降噪管上设置有降噪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上设置有降噪口;所述的第一降噪管的一端与第一隔板形成一级降噪腔;所述第一降噪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形成二级降噪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的一端与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形成三级降噪腔;所述的第二降噪管另一端与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形成四级降噪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降噪孔为圆形孔,环形分布在第一降噪管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降噪口为方形口,环形分布在第二降噪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降噪口的尺寸规格大于降噪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个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均为圆形状,且第一个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依次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1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炭黑生产用的水玻璃过滤泵
- 下一篇:车辆轮胎磨损程度实时监测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