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鉴定甘蓝叶片蜡粉性状的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0928.9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3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园园;曾爱松;宋立晓;邢苗苗;严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丁静静 |
地址: | 2100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鉴定 甘蓝 叶片 性状 分子 标记 引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定甘蓝叶片蜡粉性状的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属于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引物对的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利用本发明引物对甘蓝材料叶片的蜡粉情况进行鉴别,其分辨准确率高达99.8%,对甘蓝杂交育种以及品种改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甘蓝生产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辅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定甘蓝叶片蜡粉性状的分子标记、引物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结球甘蓝是一种重要的叶菜类蔬菜,叶球的品质代表了其商品价值。甘蓝叶球品质的评价指标包括球型、营养成分,蜡粉含量等。普通甘蓝叶表具有蜡粉覆盖,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逆境和病虫伤害,也决定了叶片的色泽。甘蓝蜡粉缺失突变体则叶色亮绿,叶片薄,口感好。因此,蜡粉性状的研究对于甘蓝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分子辅助育种培育符合目标性状的甘蓝新品种则是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芸薹属蜡粉缺失性状遗传规律方面的研究发现蜡粉性状遗传方式不尽相同,蜡粉缺失性状的基因定位虽已有相关报道,但多基于图位克隆的方法,其需要研究群体较大,花费时间较长。目前关于甘蓝蜡粉性状基因定位与连锁的分子标记虽有报道,但鉴于甘蓝蜡粉分子标记研究和基因定位所使用群体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有很大差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定甘蓝叶片蜡粉性状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鉴定甘蓝叶片蜡粉性状的引物对。
本发明最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引物对在鉴定甘蓝叶片蜡粉性状中的应用。
本发明在前期研究中,发明人在常规甘蓝品种410W中,发现了稳定遗传的亮叶突变体410M。410W和410M除蜡粉性状差异外,其他性状无差异。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410M的亮叶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因此,410M是甘蓝亮叶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本发明在获得亮叶突变体410M的基础上,将亮叶性状控制位点定位在C05染色体的8K区间内,并获得了与蜡粉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甘蓝蜡粉性状调控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鉴定甘蓝叶片蜡粉性状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为甘蓝亮叶材料特异片段BolLY,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通过有蜡粉材料410W(P1)与其田间自然突变的亮叶材料410M(P2)进行杂交配置F2群体,然后构建两个亲本混池与有蜡粉子代池和亮叶子代池,对其亲本进行重测序与BSA分析,通过对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亮叶材料基因组中有一个8K片段的缺失,而蜡粉材料中则均含有该片段。
从8K缺失区间最终设计得到本发明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并经过验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核苷酸序列为:
上游引物:Bol-Del2-F1(SEQ ID NO.:2):5’-CCTCGAAACAAACAGCCACG-3’;
下游引物:Bol-Del2-R1(SEQ ID NO.:3):5’-CTCTTCGGGTTGGCATTCCT-3’。
或者,与SEQ ID NO.:2或SEQ ID NO.:3中任一的序列同一性大于90%的引物序列。
本发明是以8K缺失区间(SEQ ID NO.:1)的核苷酸序列为检测目标,若以该缺失基因及其上游或下游基因序列为检测目标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进一步地,利用发明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及其上游基因序列为引物设计模板,设计得到的引物可以用于鉴定甘蓝叶片蜡粉性状。
进一步地,利用发明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及其下游基因序列为引物设计模板,设计得到的引物可以用于鉴定甘蓝叶片蜡粉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