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060847.9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0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楠;杨作霞;钟永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鼎峰前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20;A61L27/50;A61L27/54;B05D7/14;B05D7/24;B05D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抗凝 增生 内皮 功能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基体上的构建富含氨基的聚胺‑酚涂层中接枝肝素功能分子。发明人发现,该功能材料作为外周血管支架的材料使用时,不仅不存在置入过程中的因承受巨大形变及摩擦而导致的涂层划伤、脱落致使其该部位修饰的肝素功能分子损失问题,还能够有效促进血管内皮再生、减少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并发症。该功能材料可以在与血液接触的植入、介入器械表面的制备中得到应用,如镍钛合金外周血管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外周血管疾病指的是四肢动静脉疾病,以下肢动脉疾病最为多见,比如说下肢动脉狭窄、下肢动脉急性的栓塞,下肢静脉疾病也是较为常见的,比如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外周血管腔狭窄后,由于血流量的减少会引起下肢供血不足,造成肢体坏死等现象。近些年,外周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已经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目前治疗手段为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内介入治疗由于其简单,微创,效果快的优点,已经成为手术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器械和心血管类似,都是置入支架将狭窄部位撑开,但是由于外周血管容易受挤压以及某些环境对支架的需求,目前外周血管介入使用较多的为镍钛自扩张裸支架。
镍钛自扩张裸支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再狭窄和血栓的并发症。此外,在镍钛自扩张支架安装以及植入过程中,一方面会发生巨大形变、且会与鞘管不断发生摩擦,使得其表面有机涂层由于自身与支架基体结合力不牢、耐受形变能力及耐磨性能不够,置入过程中发生涂层磨损和脱落等问题,导致涂层功能丧失,严重者局部涂层脱落的地方会引起局部急性血栓,导致严重的临床并发症,限制了镍钛合金表面有机功能涂层在其表面上的应用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其作为外周血管支架的材料使用,可以促进内皮再生、有效减少再狭窄的产生和血栓的形成,能够降低植入后的并发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得到的功能材料可以作为颅内血管支架的材料使用,有效减少植入后的并发症。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在与血液接触的植入、介入器械表面制备中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包括基体材料和在基体材料上形成的富含氨基的聚胺-酚涂层,聚胺-酚涂层中由酚类分子与多胺类分子构成,且聚胺-酚涂层表面共价接枝有肝素。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沉积有酚类分子涂层的基材与多胺类分子溶液反应以在基材上形成聚胺-酚涂层;在聚胺-酚涂层上接枝肝素。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功能材料在与血液接触的植入、介入器械表面制备中的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抗凝抗增生及促内皮化的功能材料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基体材料上形成的富含氨基的聚胺-酚涂层,并利用其表面丰富的氨基共价接枝肝素功能分子,且所述的聚胺-酚涂层表面共价接枝有肝素且该涂层具有优异的抵抗基体材料形变和耐摩擦性能。
发明人发现,该功能材料作为血管支架的材料使用时,不仅不存在置入过程中的因承受巨大形变及摩擦而导致的涂层划伤、脱落致使其该部位修饰的肝素功能分子损失问题,还能够有效促进血管内皮再生、减少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需要指出的是,涂层优异的承受支架在使用中带来的巨大形变和耐摩擦性能和肝素的生物学功能二者协同才达到显著降低植入后并发症的目的,若只引入其中一者则均不能有效避免植入后再狭窄和血栓的形成以及促进血管内皮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鼎峰前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鼎峰前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麻增强聚乳酸基绿色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无定形材料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