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方舱角件、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9366.6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3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熊帮辉;陶名扬;陈超;周永江;王国华;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茂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6 | 分类号: | B29C70/36;B29C70/54;B29C3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周达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方舱角件 成型 模具 及其 方法 | ||
1.复合材料方舱角件的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用于成型复合材料方舱角件,复合材料方舱角件包括角件本体,角件本体由玻璃纤维布及环氧树脂通过真空袋压灌注工艺成型,角件本体包括外壳层以及加厚层;所述外壳层由相互垂直的三个侧面围合而成,三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侧孔、第二侧孔和第三侧孔,各侧面的内侧外缘设置有一定宽度的外边,各外边彼此垂直连接在一起形成外壳层外边框,外壳层外边框上设有安装孔,外壳层外边框内侧围合形成外壳层内腔;外壳层内腔由内到外依次叠置有一层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加厚层;各加厚层由相互垂直的三个侧面围合而成,且加厚层的三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与外壳层对应侧面上所开侧孔相通的侧孔,加厚层的三个侧面的外缘设有彼此连接的直角折边,直角折边内侧形成能够叠置下一层加厚层的加厚层内腔,其特征在于:成型模具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压板、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内腔成型块及侧孔成型块;
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垂直拼装在一起,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侧面均设置有内腔且内腔内均安装有用于成型侧孔的侧孔成型块,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凹腔外围面板设置有一圈安装孔成型凸块,底压板、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安装孔成型凸块外围;内腔成型块用于成型复合材料方舱角件其各加厚层的直角折边以及加厚层内腔;内腔成型块的各个侧面分别对应连接在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内腔成型块包括第一下层内腔成型块、第二下层内腔成型块、第三下层内腔成型块、第一上层内腔成型块和第二上层内腔成型块,第一下层内腔成型块通过螺栓安装在底板上的侧孔成型块上,第二下层内腔成型块、第一上层内腔成型块均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侧板上的侧孔成型块上,第三下层内腔成型块、第二上层内腔成型块均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二侧板上的侧孔成型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侧孔成型块完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侧孔成型块的尺寸、形状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压板、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内腔成型块及侧孔成型块均由碳钢加工而成。
6.复合材料方舱角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准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方舱角件的成型模具、玻璃纤维布及混合环氧树脂;
第二步,将成型模具的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相互垂直拼装在一起,并将各侧孔成型块分别安装到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
第三步,依次铺外壳层、加厚层以及底加厚层的玻璃纤维布;
第四步、安装内腔成型块;
第五步,将各加厚层的玻璃纤维布依次包裹到内腔成型块上;
第六步,铺外加强层的玻璃纤维布;
第七步,依次安装底压板、第一侧压板、第二侧压板;
第八步,采用真空袋压导入工艺成型;
第九步,制备防雨罩;
第十步,粘接角件本体及防雨罩,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茂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茂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3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个攻击阶段的安全入侵回放设备
- 下一篇:一种压板可抽出式三相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