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高炉泥套结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7984.7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詹开洪;张志坚;陈彦铭;潘伟恩;丁时明;陈炯;胡涛;张涛颖;毛佳;陈开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2 | 分类号: | C21B7/12;C21B5/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高炉 套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高炉泥套结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河沙和焦粉混合均匀并晾干得到防护材料;S2.将泥套表面杂质清除,修复泥套表面损坏的位置;S3用分装保温剂在泥套周边铺设一层高为3~15cm,宽为35~60cm的保温层;S4将步骤S1混合得到的防护材料在步骤S3的保温上,铺设一个下端宽为25~45cm,上端宽为5~25cm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低端与所述保温层接触,所述防护层的顶端与铁口孔道的中心线相齐;S5钻铁口然后再进行堵口操作。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了堵口跑泥和堵不上口的风险隐患,同时减少了渣铁对泥套的损坏延长泥套寿命,节约成本,而且还减少炉前铁口工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高炉泥套结渣的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高炉冶炼产生的渣铁,均是从高炉铁口排出,从而实现高炉连续生产的目的。高炉铁口操作是高炉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高炉铁口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渣铁排放及炉况顺行,铁口操作主要包括出渣铁前的开铁口作业,除出干净渣铁后的堵口作业,铁口泥套维护,铁口泥包的形成维护。其中铁口泥套维护是其中重要一环。
铁口泥套结渣是影响铁口泥套维护的主要因素。铁口泥套结渣部位主要是在铁口泥套的下面,出铁期间高温渣铁滴落在铁口下方,部分渣铁和铁口下表面接触,高温下和泥套表面粘结在一起,冷却后形成坚硬的粘结体,很难清理干净,导致铁口泥套表面不平,堵口出现跑泥,严重会导致堵口失败,铁水罐满后铁水外溢等重大安全事故。
现铁口泥套结渣处理办法:先是用钢钎捅掉结渣,处理大块结渣,但铁口区域高温,而且铁口光线强,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粘结紧密的渣铁很难捅掉,出现捅伤泥套或者捅不掉结渣。再用压缩空气或者氧气吹扫,由于氧气容易吹伤泥套,而且在高温渣铁处烧氧安全风险大,一般用压缩空气在堵口前对泥套表面进行吹扫,如果渣铁粘结过紧会出现吹扫不干净、连带泥套料一起吹扫掉或者长时间吹扫导致泥套表面吹损,对于泥套表面结渣没有快速有效的办法。
为此,研发一种防止在出铁期间泥套结渣的方法,不仅能减少铁口封堵风险有效维护好铁口,而且还能有效减轻炉前工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问题,提供一种防止高炉泥套结渣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止高炉泥套结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河沙和焦粉按照重量比为(8~9):(0.5~1.5)混合均匀并晾干得到防护材料;
S2.将泥套表面杂质清除,修复泥套表面损坏的位置;
S3.用分装保温剂在泥套周边铺设一层高为3~15cm,宽为35~60cm的保温层;
S4.将步骤S1混合得到的防护材料在步骤S3的保温上,铺设一个下端宽为25~45cm,上端宽为5~25cm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低端与所述保温层接触,所述防护层的顶端与铁口孔道的中心线相齐;
S5.钻铁口然后再进行堵口操作。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河沙和焦粉的重量比为9:1。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泥套表面杂质清除过程中,将泥套前方40~70cm的位置的杂质清除干净。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修复泥套薄膜损坏的位置,将泥套表面损坏的位置进行磨平。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保温层的高为5~10cm。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保温层的宽为40~50cm。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防护层的下端宽为30~40cm。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所述放出层的上端宽为10~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7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