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进行二次净化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7955.0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凌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3/08;F01N1/12;F01N3/021;F02B77/04;B60S1/66;B60K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行 二次 净化 汽车尾气 装置 | ||
1.一种能进行二次净化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管(1)、转套(5)和散气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管(1)的外部套有消音筒(2),净化管(1)的管腔设有净化机构(4),所述净化机构(4)包括位于净化管(1)内的四组净化板(401)和将净化板(401)连接在净化管(1)内的尼龙弹簧(403),四组净化板(401)通过焊杆连接,最外侧的净化板(401)上设有连杆(402),所述连杆(402)外端连接有拉杆(3),拉杆(3)上设有承压板(301),净化管(1)外端头设有令连杆(402)伸入净化管(1)内的滑孔(101);
所述转套(5)位于消音筒(2)上,所述消音筒(2)上设有令转套(5)螺旋转动的钢丝波纹(202),使得所述转套(5)在所述钢丝波纹(202)上向内旋转时压于承压板(301)上,所述转套(5)继续向内旋转时,通过推动承压板(301)向内动作的方式,使得拉杆(3)对净化板(401)内压动作,净化板(401)的外周壁面贴合于净化管(1)的管腔壁上;
所述净化管(1)上下两侧开设有槽口(103),所述净化管(1)两端开设有排孔(102),所述消音筒(2)两端开设有与排孔(102)内外相通的气孔(201);
所述净化管(1)的外排管口上设有排气筒(6),排气筒(6)与外排管之间设有控制外排管排气与否的阀门(601),所述散气机构(7)为两组,两组所述的散气机构(7)呈前后对称方式设于净化管(1)两侧;
所述消音筒(2)与净化管(1)之间设有三厘米的夹腔间隙;
所述转套(5)的内腔壁设有内螺纹,转套(5)通过内螺纹设于钢丝波纹(202)上,且转套(5)开设有一圈漏孔(501);
所述连杆(402)和所述拉杆(3)为圆管,连杆(402)和拉杆(3)管腔相通,所述承压板(301)上设有注孔(30101),注孔(30101)与拉杆(3)管腔相通;
所述净化板(401)是活性过滤板,四处净化板(401)通过海绵管连接,且四处净化板(401)间隔十厘米设置;
所述散气机构(7)包括连接在净化管(1)上的两处散气管(701)和设于两散气管(701)顶部的散气座(702);
两处散气管(701)底面之间设有剪叉杆(703),散气管(701)拐状设计,且散气管(701)的拐段为柔性波纹管;
所述净化管(1)的底面设有立板(8),立板(8)位于散气管(701)内侧,且立板(8)上设有弹簧杆(9),弹簧杆(9)的内端头位于剪叉杆(703)内侧;
所述转套(5)通过钢丝波纹(202)靠向于剪叉杆(703)位移时,迫使剪叉杆(703)带动两散气管(701)扩张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凌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凌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79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